第47章 周年纪念日(2/2)
正午的阳光渐渐驱散了晨雾,老周推着餐车走进庭院。石桌上很快摆满了精心烹制的佳肴:用腊梅蜜酿制的鲈鱼泛着琥珀色的光泽,青檀叶熏制的腊肉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还有那碗双梅粥——粥中的梅花是去年婚礼时精心冻存的,米粒则用修复台压条的青檀木粉染就淡雅的色泽。
张爷爷拄着拐杖缓步而来,手中捧着一个古雅的铜制小盒:\"这是当年你沈叔叔和温老哥结婚时用的酒壶,我特意为你们装了腊梅酒,配今天的日子正好。\"
这份来自长辈的祝福,让这个特殊的日子更显珍贵。传统的温度,就在这些细微处流淌。
酒过三巡,沈砚辞从樟木箱中取出那本珍贵的\"传艺合记\",翻到新补的\"周年纪念\"页。温故执起竹笔,在纸上郑重写下:\"甲辰年春,周年纪念日,共植青檀双生苗,赠刻刀,制手札,学员环侍,街坊相贺。\"字迹旁细心描绘了一棵小树苗,枝桠上盛开着并蒂梅。
沈砚辞接过笔,在旁边补绘了一台扫描仪,镜头正对着树苗,旁边写着\"数字化存档,传诸后世\"。两人的笔迹在纸上交叠,正好盖着去年刻制的\"温沈共记\"印章。
让今日的誓言,与往昔的印记重叠。这一刻,过去与现在完美交融。
暮色渐临,青檀苗已稳稳栽种在庭院中央。护苗架上的双梅榫在夕阳余晖中泛着浅金色的光泽。学员们悬挂的冷金笺灯笼次第亮起,温暖的光线透过护本纹的镂空,在青檀枝叶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温故轻轻靠在沈砚辞肩头,手中握着那柄新刻刀,刀鞘上的双梅结不经意间蹭过对方的手腕:\"这一年好像做了很多事,修座钟,开学校,去新加坡,又种树苗。\"
沈砚辞握紧他的手,竹戒的凉意混着腊梅酒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最要紧的是身边有你。\"他低下头,额头轻贴着温故的额头,呼吸间带着桂花糕的甜香,\"爷爷们的日记里,写了三十年的传艺事,却从未写过一句'孤单',原来是因为身边有能并肩磨墨、共植青檀的人。\"
他的指尖轻柔地抚过温故掌心的旧疤:\"这疤和我的疤,还有这棵树苗,都是我们'完整传承'的记号。\"
原来相守,本就是传承中最动人的部分。岁月的痕迹,都化作了生命的年轮。
夜风轻拂,卷着腊梅的清香掠过庭院。青檀树的新叶与灯笼的光影温柔交织。林小满带着学员们悄然退去,石桌上还留着半壶腊梅酒和翻开的\"传艺合记\"。页面上的并蒂梅与青檀苗插画在暖光中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纸面跃然而出。
温故听见沈砚辞在耳边轻语:\"明年今日,咱们带学员去安吉,看那片竹海,再采些竹料回来制作修复工具。\"
温故含笑点头,指尖在沈砚辞掌心轻轻画了个迷你护本纹——那是他们确认心意的暗号,是修笺时对齐纹路的标记,也是此刻深深镌刻在彼此生命中的、关于相守与传艺的永恒承诺。
月光如水,漫过双梅亭的飞檐,温柔地洒在两人交握的手上。竹戒的金纹与灯笼的暖光交相辉映,仿佛为这个特别的周年纪念日,也为往后无数个并肩传艺的日子,钤下了世间最温柔的印记。
愿这份相守,如青檀般扎根生长;愿这份传承,如月光般绵延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