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文明的对话(1/2)
法国巴黎,《世界报》总部。
那位以顽固和排外着称的法国顶级调查记者皮埃尔·杜邦,看着邮箱里来自中国的公开辩论邀请函,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蔑冷笑。
“一个中国的政府官员,竟然想跟我公开辩论新殖民主义?”他对着自己的主编耸了耸肩,“他以为他是谁?伏尔泰吗?”
“皮埃尔,”主编的脸上却带着一丝凝重,“我劝你最好不要轻视这个对手。卡尔·拉米先生亲自为他背书,而且他提出的辩论形式对我们非常有利。”
“哦?”
“他建议将辩论放在法国24电视台全球直播,不设预设议题,不进行后期剪辑。由你提出所有问题,他只负责回答。”主编看着他,“他这是在把绞索亲手递到了你的手里。”
“有意思。”皮埃尔·杜邦的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兴奋,“告诉他,我接受了。”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在全世界面前,亲手撕下这个东方伪善者的华丽外衣。
……
一周后,一场吸引了全球超过一亿人观看的世纪辩论正式上演。
辩论的一方,是端坐在巴黎演播室里、神情倨傲的皮埃尔·杜邦。
另一方,则是通过远程视频出现在巨大屏幕上、身处江州办公室里、神情平静的林远。
“林先生,”皮埃尔·杜邦率先发难,第一个问题就充满了攻击性,
“我们开门见山。我的报道指出,你们启明联盟正在将一种在中国被称为996的、极其不人道的加班文化带到布鲁塞尔。你们强迫甚至引诱欧洲员工每周工作6天,每天超过12个小时。请问这难道不是一种来自东方的新殖民主义压榨吗?”
这个问题极其恶毒,直接将商业行为上升到了人权和文明冲突的高度。
然而,林远并未正面辩解,只是对着镜头淡淡一笑。
“杜邦先生,”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通过同声传译清晰地传遍了全世界,“在回答您之前,我想先给您和全世界的观众看一样东西。”
一份文件共享到了屏幕上,标题很简单:《启明联盟欧洲员工薪酬与福利结构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林远指着屏幕上清晰的数字,声音平静无波,
“详细罗列了我们布鲁塞尔办公室所有37名欧洲籍员工的薪酬构成。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员工的基础薪资完全对标,甚至略高于布鲁塞尔同等职位的平均水平。但是我们真正的核心在项目奖金与ECV积分。”
“我们从不强迫任何员工加班。”
“我们只是将所有研发项目拆分成了独立的、明码标价的任务包。任何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都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认领这些额外的任务。”
“每完成一个任务包,他们不仅能获得极其丰厚的项目奖金,更能获得我们联盟内部最宝贵的硬通货,ECV生态贡献值积分!”
“而这个积分,”林远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不仅可以在年底兑换我们产业基金的巨额分红,更可以用来兑换一些用钱都买不到的东西。”
他将PPT翻到下一页,屏幕上出现了几张极具诱惑力的照片。
“比如,一套位于海南三亚、俯瞰整个亚龙湾海景的五星级度假酒店的终身免费居住权。”
“再比如,一个让您和家人免费体验最新一代穿越机、以上帝视角飞越喜马拉雅山的VIP定制名额。”
“又或者,”他的目光变得无比真诚,“一个将您的孩子送到中国顶级学府清华或北大,进行为期一年交换学习的全额奖学金名额。”
“杜邦先生,”林远看着屏幕里已经有些目瞪口呆的法国记者,缓缓说道,
“我们从不谈加班,我们只谈奋斗与回报。我们只是为那些不甘平庸、渴望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赢得财富和尊严的奋斗者,提供一个公平透明的上升通道而已。”
“现在您再告诉我,”他一字一句地问道,“这是压榨,还是赋能?”
整个巴黎演播室一片死寂。
皮埃尔·杜邦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一丝狼狈。
他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掉进了对方的话语陷阱里。
他试图用劳资对立的旧框架去定义对方,而对方却用一种更先进、也更具诱惑力的合伙人理念进行了降维打击。
“……好,一个非常聪明的回答。”他强行镇定下来,立刻抛出了第二个更致命的问题。
“林先生,我们再来谈谈技术。我的报道指出,你们以及你们所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长期以来都存在对西方核心知识产权的窃取和抄袭行为。比如你们这次的启明OS,就被CSA联盟指控侵犯了多达127项核心专利。对于这种被全世界诟病的原罪,您又作何解释?”
这个问题更加狠辣,直接揭开了所有中国科技企业那块最不愿被人触碰的伤疤。
然而,林远依旧云淡风轻,甚至赞同地点了点头。
“杜邦先生,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完全承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中国的科技产业确实走过一段模仿和借鉴的道路。”
“但是,”他的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无比锐利,“我想请问您,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
“……是德国的卡尔·本茨。”皮埃尔·杜邦下意识地答道。
“没错。”林远点头,“那您知道,是谁将汽车这个原本属于少数富人的奢侈品,变成了全世界普通人都能消费的大众商品吗?”
“……是美国的亨利·福特。”
“那福特先生在他着名的T型车流水线上所使用的内燃机技术,是完全由他自己100%原创发明的吗?”林远追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