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短篇鬼语集 > 第993章 围炉夜话

第993章 围炉夜话(1/2)

目录

深冬的秦巴山区,万物萧瑟,积雪覆地。山坳里的小村庄升起袅袅炊烟,在凛冽的空气中凝成白雾,久久不散。

老苏头蹲在门槛上,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他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识广博。每到这个季节,村里人都爱聚在他家,围着火塘听他讲故事。

“今晚有大雪,大伙儿早点收拾完,来我家向火吧。”老苏头对路过的村民说道。

消息很快传开。天黑透后,十几个爱热闹的村民陆续来到老苏头的土坯房。屋里靠左位置有个大火塘,塘中柴火噼啪燃烧,映得每个人脸上红彤彤的。右边还有个灶台,里面的火也烧的很旺。

李老二家的媳妇带来了土豆,扔进火塘煨着;张木匠拎来一壶自家酿的玉米酒;几个半大孩子偷偷揣着炒南瓜子,在角落里窃窃私语。

“苏伯,今儿讲个啥故事?”张木匠给老苏头斟上一碗酒问道。

老苏头咂咂嘴,火光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跳跃。他沉默片刻,开口道:“今儿不讲仙狐鬼怪,讲个真事,关于咱后山那片坟圈子的事。”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不是咱村南边那个新坟场,是后山深处,老林子边上那个荒坟圈。”老苏头补充道,声音低沉。

几个年轻人交换了眼色。后山荒坟圈他们知道,村里人很少去那里,据说废弃上百年了,只有几块残破的墓碑歪斜在荒草中。

“那是祖爷爷小时候,光绪年间的事了。”老苏头眼神恍惚,仿佛穿越了时光。

“那年我祖爷爷大概十岁,跟今晚一样,也是深冬,大伙围着火塘向火。我高祖爷,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荒坟圈的故事。”

“他说,荒坟圈其实不是咱汉人的坟地,早年间是一户姓覃的苗人家族的墓地。那户人家两百年前搬到这里,买了后山那块地安家落户。可不到三十年,一大家子人莫名其妙全死光了。”

老苏头顿了顿,往火塘里添了根柴。

“怪就怪在,覃家人死后,村里人偶尔还能在山里见到他们。有时是打猎的看见覃家老爷子在林子里走动,有时是砍柴的看见覃家媳妇在雪地里出现。他们穿着葬时的衣服,面无表情,见到活人也不打招呼,转眼就消失不见。”

火塘边的人们屏息凝神,连咳嗽声都没有。

“后来村里请了个风水先生,先生去看后说,覃家坟地选在了‘养尸地’上,尸体不腐,魂魄不散。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每到深冬阴气重时,就会从坟里出来,重复生前的活动。”

“那后来怎么办的啊?”一个年轻人忍不住问。

“风水先生说,必须迁坟,但覃家无后,没人主持这事。村里人也不敢动别人家的坟,只好任由荒着。只是立下规矩:日落不入后山。”

老苏头说完,拿起酒碗抿了一口。

屋里沉默片刻,张木匠笑道:“苏伯,这故事吓唬小孩还行,我们都多大年纪了。”

老苏头也不争辩,淡淡说:“信不信由你。只是我要提醒你们,最近有人在后山看见过人影。”

“什么人影?”李老二问。

“上周,王老五傍晚赶羊下山,看见荒坟圈那边有个人在雪地里走动。以为是偷猎的,喊了一声,那人直起身,穿着不像今人的衣服,灰布长衫,脑后还拖着条辫子。”老苏头声音平静,“王老五手电照过去,那人一转身就不见了。”

“怕是王老五眼花了吧?”有人说。

“也许吧。”老苏头笑了笑,皱纹挤在一起,“但王老五回来后病了三天,现在人还没精神。”

火塘里的土豆煨熟了,香气弥漫开来。人们分食着热乎乎的土豆,话题转向了庄稼收成和婚丧嫁娶。

夜深了,大家陆续散去。最后只剩下张木匠和他十六岁的儿子小栓,以及李老二父子帮忙收拾火塘。

“爹,苏爷爷讲的是真的吗?”小栓一边扫地一边问。

张木匠看老苏头去小解了,哼了一声:“老人编故事吓唬你们这些后生,免得你们天黑乱跑。”

“可王老五真的病了啊。”小栓说。

李老二插话:“王老五本来身子就弱,那天赶羊受了风寒,吃点表药过几天就好。”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张木匠开门,是村里的赵大夫,气喘吁吁:“快,帮我找找我闺女小莲!她下午去后山采药,到现在都没回来!”

众人顿时变了脸色。后山夜晚温度能冻死人,更别说还有野猪出没。

“什么时候去的?”这时候,老苏头也小解回来了。

“未时去的,说好天黑前回来,这都子时了!”赵大夫急得满头大汗。

老苏头脸色凝重:“后山晚上容易迷路,我们多叫几个人,分头去找。”

很快,七八个青壮年举着火把集合。老苏头嘱咐:“两人一组,千万别走散,组和组之间要保持在视线之内。看见什么不对劲的,别贸然上前,发信号呼应。”

张木匠和小栓一组,沿着一条少有人走的小路上山。月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幽幽蓝光。北风呼啸,卷起雪粒打在脸上生疼。

“小莲!赵小莲!”他们边走边喊,只有山谷回声应答。

爬到半山腰,小栓突然拉住父亲:“爹,你看那边!”

顺着他指的方向,远处林间隐约有光亮闪烁,不像是火把,倒像是灯笼发出的幽光。

“可能是其他找人的。”张木匠说,但心里嘀咕:大家带的都是火把,谁会用灯笼?

二人朝着光亮方向走去。越走越深,小栓突然一个趔趄:“爹,这路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