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短篇鬼语集 > 第993章 围炉夜话

第993章 围炉夜话(2/2)

目录

张木匠举高火把照看,倒吸一口冷气——他们不知何时走上了一条完全陌生的小径,两旁是密密麻麻的荆棘丛,根本不是平日里上山的路,其他村民的火把光亮也不见了。

“往回走!”张木匠果断转身。

可走了约莫一炷香时间,他们又回到了刚才的地方。

“鬼打墙了!”小栓声音发颤。

张木匠强作镇定,掏出柴刀在树干上刻下记号。他们继续走,然而一刻钟后,果然又看到了那个记号。

“别走了,等天亮。”张木匠无奈地说。山里有种说法,遇到鬼打墙,越是乱走越危险。

父子俩找了个背风处坐下,准备利用周围树枝生堆火。突然,小栓指着远处:“爹,看那边是不是有房子?”

张木匠眯眼望去,密林深处隐约有座房屋轮廓,窗内透出微弱灯光。

“这荒山野岭的,谁家住这儿?”小栓疑惑。

张木匠也纳闷,后山除了那个荒坟圈,并无人家。他想起老苏头讲的故事,心头一紧。

正当他犹豫时,屋内走出一个人影,朝他们招手。

“爹,有人。”小栓说话有些僵硬。

张木匠定睛细看,那人穿着古怪的灰布长衫,脑后确实拖着条辫子,与老苏头描述的一般无二!

“别过去!”张木匠拉住儿子,但小栓仿佛被迷了心窍,径直朝那人走去。

张木匠急忙追赶,却感觉双腿如灌铅般沉重。眼看小栓越走越远,他拼尽全力大喊儿子的名字。

小栓突然停住脚步,茫然回头。就在这一瞬,那房屋和人影如烟雾般消散了。

张木匠冲上前抱住儿子,二人惊魂未定,发现他们正站在荒坟圈边缘,几块残破的墓碑在雪地中泛着青白的光。

“爹,我刚才看见了一座瓦房,还有个老爷爷招手让我进去取暖。”小栓颤抖着说。

张木匠不敢久留,拉着儿子往回走。

幸运的是,这次路变得正常了,他们很快听到了其他搜寻者的呼喊声。

天亮时分,众人在一条山沟里找到了昏迷的赵小莲。她浑身冰冷,手里紧握着一把草药。

赵小莲被抬回家,高烧不退,胡言乱语。赵大夫束手无策,老苏头来看后,脸色大变。

“快去请西村的白婆婆!”老苏头急道,“这孩子撞邪了!”

白婆婆是这一带有名的神婆,年过八旬仍眼明心亮。她来看后,点头确认了老苏头的判断。

“魂魄被勾走了一缕,得去丢魂的地方找回来。”白婆婆说。

于是在赵小莲稍微清醒时,白婆婆仔细询问她那天的经历。

“我……我原本在采药,突然起风了,迷了路。”赵小莲虚弱地说,“后来看见一座房子,有个老婆婆在门口绣花,叫我进去歇歇。”

“你进去了?”白婆婆问。

赵小莲点头:“我喝了口热水,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白婆婆转向众人:“得去荒坟圈做法事,把孩子的魂唤回来。”

尽管害怕,但救人心切,十几个村民还是跟着白婆婆上了山。白婆婆让他们在荒坟圈外等着,自己手持桃木剑和铜铃,走进坟地中央。

众人远远看着,见白婆婆点起香烛,摇铃念咒。突然刮起一阵旋风,卷起雪花漫天飞舞。

众人看不清具体情况,只听见白婆婆嘴里说着一些听不懂的话。

约莫半柱香的功夫,风停后,白婆婆走出来,脸色苍白:“谈妥了,他们答应放人,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老苏头问。

“覃家说,他们之所以滞留阳间,是因为无人祭祀,成了孤魂野鬼。”白婆婆低声道,“他们要我们每年深冬,在坟前祭奠一次,连续三年。之后他们便会安心投胎去。”

“这......”众人听到鬼魂还要待三年,有些心虚,谁知道这三年里它们会不会再出来吓人。

老苏头沉思片刻,说:“毕竟是咱们村的先民,祭奠也是应该的。”

于是村里凑钱买了祭品,白婆婆主持了简单的祭奠仪式。说也奇怪,仪式结束后,赵小莲的高烧就退了,第二天就能下床走动。

这件事后,村里人再也不敢天黑后上山了。而张木匠父子至今说不清那晚看到的究竟是幻影还是真实。

只有老苏头在一次醉酒后透露,他小时候,爷爷曾说过,覃家人不是普通病死的,而是一场瘟疫的受害者。当时满清官府怕疫情扩散,把他们一家封锁在屋里,活活饿死烧死了。他们的冤魂不散,才会时常出现在山林间。

今年深冬,村里按照约定,再次前往荒坟圈祭奠。老苏头作为主祭人,烧纸钱时低声念叨:“列祖列宗安息吧,以后小辈们年年给你们烧纸钱。”

一阵寒风吹过,卷起纸灰和雪花打着旋儿升向天空,仿佛无声的回应。

夜幕降临,村民们匆匆下山。回头望去,荒坟圈在暮色中静默如初,只有最后几片纸钱在风雪中翻飞,如同时光里未说完的话语,飘向另一个世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