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99章 雏凤清音,西略深谋

第399章 雏凤清音,西略深谋(2/2)

目录

“基于业儿之报告与诸位之议,本王决断如下:”

“一、强化玉门前哨。升格玉门屯所为‘玉门障’,增兵至三千,委任得力都尉,总揽屯田、防务、情报、外交事宜。其有权根据情势,在一定范围内(如百里之内)相机处置边衅,与西域小部落首领会盟,并每旬向狄道详报动态。”

“二、拓宽情报网络。由‘潜渊’司与玉门障协同,加大投入,招募、训练精通西域语言文化之细作、商贾,渗透至车师、焉耆、龟兹乃至更远之大宛、康居等地,重点搜集匈奴兵力部署、各部族矛盾、物产交通等信息。讯曹需专设西域组,分析研判。”

“三、调整商队策略。今后官督商队,规模适中,求精不求巨;护卫力量加倍,并配备更强弩械;路线选择,可尝试南路(经祁连山南麓、柴达木盆地),避开匈奴传统势力区;交易对象,除乌孙外,积极联络疏勒、于阗等南路邦国。”

“四、深化盟友关系。对乌孙军须靡,保持支持,然军援需更谨慎,以物资、技术(如筑城、冶铁)为主,避免直接卷入其内战。同时,秘密接触与匈奴有隙之车师、楼兰等部,许以贸易之利,分化匈奴阵营。”

“五、奏明朝廷,寻求支持。将此次事件总结及我调整方略,择要奏报陛下与朝廷,强调西进关乎制胡大计,请朝廷在道义、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或可派遣正式使节,持节巡慰西域。”

“此五项,为我北地今后一段时期西域经略之要旨。勃兄总揽后勤保障,子通负责外交情报,破奴协防河西通道。业儿,”李凌看向儿子,“你继续总管讯曹,尤其关注西域情报分析,并协助子通处理与西域往来文书。此项战略之推进,你需全程参与,随时建言。”

“儿臣(老臣)(末将)领命!”众人齐声应诺,深感责任重大,亦对未来的西进事业充满期待。

战略议定,北地郡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玉门障的扩建与增兵计划迅速启动,大量的建材、粮秣、军械开始通过河西走廊源源西运。公孙阙着手物色新的西域情报人员,并草拟与南路邦国通商的计划。李玄业则更加专注于讯曹的工作,每日阅读大量来自各方的讯息,尝试从中勾勒出西域乃至匈奴的政治军事态势图,其分析判断能力在实践中飞速提升。

四月上旬,春暖花开。就在北地紧锣密鼓地推进新西域战略之际,两份来自外部的消息,为这一战略提供了新的注脚。

其一,来自长安。通过“潜渊”渠道获悉,汉文帝在接到北地关于商队遇袭的奏报后,在朝议中对匈奴提出了严正谴责,并下诏加强陇西、北地、上郡等边郡防务,虽未明确加大对西域的直接投入,但默许了边郡“相机处置”之权,这无疑为北地的行动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空间。

其二,来自玉门障。最新密报称,匈奴白羊王部在截击汉商队未竟全功后,已引部西返,似与匈奴主力汇合,参与对乌孙阿莫里部的支持。而军须靡在汉朝道义支持及北地有限物资援助下,勉强顶住了春季攻势,双方陷入僵持。军须靡再次遣使密至玉门,除了求援,更带来一个消息:匈奴内部,因连年用兵、分配不公,右贤王部与单于庭及其他部落矛盾有所加剧。

李凌得知后,对李玄业道:“业儿,你看,情报之要,在于见微知着。匈奴内耗,便是我之外交可乘之机。未来西域之局,或可从‘伐交’入手,分化瓦解,其效或胜于十万雄兵。”

“父王明见!儿臣当命讯曹特别留意匈奴内部动向,寻找可资利用之裂隙。”李玄业心领神会。

春深似海,万象更新。北地郡在靖王李凌的统领下,通过对一次挫折的深刻反思,将其转化为战略升级的契机。世子李玄业如同茁壮成长的雏凤,其清越之音,已开始在关乎郡国命运的重大决策中回响。西略的蓝图,在总结与谋划中,变得愈发清晰和深远。

【史料记载】

*官方史·汉书·西域传:“西域……南北有大山……有西域都护统之。”

*家族史·始祖本纪:“文帝四年春,凌公纳世子玄业深谋,调整西略,强化玉门,广布耳目,授前哨机宜之权。世子析事明理,建言中肯,战略之识愈宏。北地西进之策,由是益深。”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雏凤清音,圣嗣献策定略;西略深谋,圣域远图益彰;上帝嘉纳良策,基业永固。”

*北地秘录·凌公谋西:“李凌纳世子议,深化西略,玉门升障,广布谍网;世子显英才,定策之功渐着;北地经营西域,步趋稳健。”

(第三百九十九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