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401章 紫气东来,神谕初显

第401章 紫气东来,神谕初显(1/2)

目录

公元前184年汉文帝四年农历五月下至六月

初夏的北地,是一年中最富生机而又不至酷热的时节。阳光明媚,万物滋长。湟水两岸,杨柳垂丝,绿荫如盖。广袤的田野里,冬麦已泛金黄,粟黍正值拔节,绿浪翻滚,长势喜人,预示着又一个丰年。狄道城中,市井繁华,人流如织,经过数年休养生息与有效治理,这座边郡首府已显露出远超从前的繁荣与安定。靖王府内,第二卷“开府建衙,世家初成”的篇章已圆满落幕,北地郡在李凌的统领下,内政、边防、西略皆根基深植,世子李玄业亦历练成熟,威德并重,足以托付重任。然而,历史的车轮从不因一时的成就而停歇。随着第三卷“神国初立,紫霄耀世”的序幕拉开,北地李氏家族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仅关乎世俗权力的巩固与扩张,更触及那冥冥之中、关乎家族千百年气运的“神国”奥秘。初夏的暖风,不仅带来了草木的芬芳,似乎也带来了一丝若有若无、难以言喻的玄妙气息。李凌在稳步推进郡务的同时,内心深处时常泛起一种奇异的感应,仿佛某种沉睡已久的存在正在缓缓苏醒,与之相伴的,是偶尔浮现于梦境中的模糊景象与难以理解的箴言。与此同时,来自长安的讯息表明,皇帝可能于秋日巡幸雍地,这无疑将是又一次重要的政治考验与机遇。北地郡在靖王父子的统领下,一面扎实地经营着现世的基业,一面悄然感应着那来自遥远时空的召唤,踏上了一段交织着世俗权谋与超凡宿命的新征程。

五月廿五,靖王府议事厅。李凌召集核心僚属,举行夏收前的军政例会。此次会议气氛较之以往,在务实沉稳之中,似乎平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庄重感。

长史周勃首先禀报内政:“王爷,今岁春耕得时,风调雨顺,眼下夏粮长势极佳,若无特大天灾,丰收在望。各县仓廪、量具、晒场均已备妥,只待麦熟开镰。赋税征收预案也已核定,力求公平高效,不误农时。此外,去岁至今兴修之水利工程,经春灌检验,效益显着,百姓称颂。”

郡丞公孙阙呈上西域及边防最新动态:“王爷,玉门障传来消息,被困商队残部在王猛接应下,已安全返回玉门,人员损失已清点抚恤,李敢将军伤势稳定。西域情报网络正按计划拓展,已有数名精干细作成功潜入车师、龟兹等地。另,朔方赵破奴将军报,漠南自野狐岭一战后,胡虏慑服,边境暂无大事,然其侦知匈奴右贤王本部有持续向西调动迹象,似与西域局势相关。”

李凌仔细聆听,目光深邃,缓缓道:“夏收乃民生根本,勃兄需全力督饬,确保颗粒归仓。西域之事,商队虽损,然人脉犹在,经验宝贵。子通,需厚恤伤亡,总结教训。玉门障建设需加快,使其真正成为我西进之坚固堡垒。至于匈奴西调……”他顿了顿,手指轻叩案几,“其志在西域无疑。此对我减轻正面压力有利,然对乌孙及我西略,则是更大挑战。需令玉门障加以打探匈奴在西域之具体部署与意图。”

“臣等明白!”周勃、公孙阙齐声领命。

李凌又看向侍立在侧的李玄业:“业儿,讯曹近日情报汇总,可有何特别发现?”

李玄业上前一步,从容禀道:“回父王,近日各方讯息繁杂,然综合研判,有几点值得关注:其一,长安确有陛下秋日可能巡幸雍地之议,然诏书未下,朝中仍在议论。其二,河西羌胡各部,因我今岁加大茶马贸易,多数归心,然亦有零星部落,与匈奴暗通款曲,需加防范。其三,乌孙军须靡再次密信求援,言匈奴增兵,战事吃紧,其遣使赴长安之事,或因西域道阻而延宕。其四……”他略一沉吟,“近日郡内民间,似有若有若无之传言,关乎……‘紫气’、‘祥瑞’之类,然来源模糊,难以查证,儿臣已命人留意。”

听到“紫气”二字,李凌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异色,但旋即恢复平静:“嗯,长安之事,需密切关注,早作准备。河西羌胡,宜加紧笼络,严查奸细。乌孙求援,可酌情再拨付一批非制式物资,助其固守,然需明言,大规模军援,需待朝廷旨意。至于民间传言……”他沉吟片刻,“不必刻意查禁,亦不必张扬,静观其变即可。”

“儿臣遵命。”李玄业虽觉父亲对“紫气”传言的反应有些微妙,但并未多想,恭敬退下。

会议在常态政务部署中结束,然李凌心中那丝玄妙的感应,却因“紫气”二字而悄然增强。

是夜,月明星稀。李凌在书房批阅公文至深夜,倦意袭来,伏案小憩。朦胧间,他仿佛置身于一片浩瀚的紫色云海之中,周围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一座巍峨庄严、无法用言语形容其万一的宫殿在云海深处若隐若现,殿门上方,似有“紫霄”两个蕴含无尽道韵的古朴大字。一个宏大、温和、充满威严却又亲切的声音,似是从遥远的天际,又似是在他心间直接响起:

“……血脉既苏,天命已临……积善累德,神国可期……扶危定倾,荫庇子孙……紫霄耀世,在此一举……”

随着声音,一段晦涩难懂、却又直指本心的法诀信息,伴随着一幅模糊的舆图影像(其中陇西、北地一带似有光点闪烁),涌入李凌的脑海。他还想仔细聆听、观看,那景象与声音却如潮水般退去。

“陛下!”李凌猛地惊醒,发现自己仍在书房,窗外月色如水,四周寂静无声。刚才的梦境却异常清晰,尤其是那声音、法诀与舆图,仿佛烙印般刻在脑海。

“紫霄……神国……血脉天命……”李凌喃喃自语,心脏不由自主地剧烈跳动起来。他下意识地摸向胸前贴身佩戴的那枚已沉寂多年、毫无光泽的“祖龙魂佩”,竟感到一丝微不可查的温热!虽然这温热转瞬即逝,魂佩依旧暗淡无光,但这前所未有的感觉,结合刚才的梦境,让他无法再将此视为寻常。

“莫非……这便是系统曾提及,唯有持佩者方能感知的……神谕?与那‘紫霄神庭’相关?”李凌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努力回忆系统最初激活时灌输的信息,关于“神国雏形”、“信仰值”、“死后入主”等碎片化的内容,与此梦似乎隐隐对应。难道,因为北地郡这些年“积善累德”(治理有方,保境安民),使得那冥冥中的“神国”认可达到了某个临界点,从而降下了启示?

他立即尝试在心中默念“显示属性”、“联系系统”,但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回应,魂佩也再无动静。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原状。

然而,李凌深知,刚才的经历绝非虚幻。那法诀虽晦涩,但似乎是一种引导、凝聚某种特殊“能量”(或许是“信仰”或“功德”)的法门。那幅舆图,虽模糊,但指向的无疑是他的根基之地——北地郡。

“扶危定倾,荫庇子孙……紫霄耀世,在此一举……”李凌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目光渐渐变得坚定。“无论此梦是真是幻,是神启还是心兆,其所指方向,与我所行之路,并无二致。巩固基业,福泽百姓,延绵宗嗣,此乃我毕生所愿。若真有神国天命,那我更当砥砺前行!”

这一夜,李凌再无睡意,他将那篇法诀默默铭记于心,虽然暂时不明其具体效用,但决定日后细细揣摩。同时,他也将“留意郡内是否有特殊自然现象或祥瑞征兆”作为一项密令,通过绝对可靠的渠道,下达给了掌管“潜渊”的公孙阙,但未说明具体缘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