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烛龙”的证言(1/2)
陈默回到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室的第一天,办公桌上就堆着两摞文件:
一摞是隔离审查期间积压的常规工作,另一摞是技术组送来的“金广发策划诬陷案”补充线索——里面有海外“媒体技术公司”的银行流水,证实金广发律师曾向其转账50万美元,但公司注册信息是“空壳”,实际控制人仍未查到。
老谢坐在对面,手指点着流水单:“虽然查到了转账,但空壳公司的资金最终流向了加密账户,想追下去还需要国际刑警协助,耗时至少半个月。
而且……”他压低声音,“我听说周家最近在找关系,想把‘金广发诬陷案’定性为‘个人恩怨引发的造谣’,淡化背后的腐败关联。”
陈默揉了揉眉心——起搏器录音虽能证明他被诬陷,但“证据泄露源头”“是否有内鬼协助金广发”这些问题还没查清,若被周家趁机淡化案件性质,后续追查幕后势力就难了。
“需要更铁的证据,不仅要证明我清白,还要坐实‘金广发的诬陷是有组织策划’,最好能从技术上锁定泄露会议录音的人。”
他突然想到什么,抬头看向老谢,“之前申请‘烛龙’系统数据的事,上级批了吗?”
“烛龙”系统作为省内核心政务数据平台,存储着所有公职人员的办案操作记录,相当于“官方电子台账”,但因其涉及敏感信息,除非有中央或省委的特别授权,任何人都无权调取。
陈默在隔离审查期间就提交了申请,却一直没消息。
老谢刚要回答,办公电话突然响了,是省委办公厅传来的通知:“陈秘,李书记让你立刻去常委会议室,关于‘烛龙’系统数据授权的事,班子成员要和你当面沟通。”
走进会议室,省委书记李建国、纪委书记张平、公安厅厅长赵刚等几位领导都在,桌上摊着陈默的申请报告。
李建国手指敲着报告:“陈默,你要的‘烛龙’审计报告,不是普通数据——里面记录着你办案以来所有调阅证据、存储文件的操作,甚至包括你登录系统的IP地址和设备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严重。
你得说清楚,为什么非要这份报告不可?”
“李书记,原因有三。”陈默走到投影幕前,调出金广发伪造的证据清单,
“第一,金广发说我‘2023年10月发邮件指示他转资金’,但烛龙的操作日志能证明,我当天14点到17点都在调阅跨境追赃的银行流水,根本没登录过邮件系统;
第二,他伪造的会议录音,烛龙里有原始会议文件的存储记录,包括生成时间和修改痕迹——原始文件完整,没有被剪辑的记录,反而能证明金广发的录音是后期处理的;
第三,我们怀疑有人泄露会议录音给金广发,烛龙的访问日志能查到,谁在案发前调阅过这份录音,这是找到内鬼的关键。”
张平书记皱着眉问:“那为什么‘烛龙’之前不主动提供这些数据?非要等你申请?”“因为烛龙是‘被动响应’的合规系统,”陈默解释,“它只记录操作,不主动分析‘谁在造假’,而且调取这些记录需要‘三重授权’——省委、省纪委、省公安厅同时签字,之前隔离审查期间没走完流程,现在需要班子成员集体审批。”
经过半小时讨论,领导们最终同意授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