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血色权力 > 第362章 数据幽灵

第362章 数据幽灵(1/2)

目录

陈默在电脑上敲完最后一个字,关掉“跨海大桥专项调查”文件夹,指尖在桌面上顿了顿。

既然已经发现盛达建材的钢筋和防水卷材不达标,核心工程的质量就不能有半点侥幸,尤其是支撑整座大桥的核心承重柱——这些深埋在海面下几十米的巨型混凝土柱,就像大桥的“腰骨”,一旦出问题,整个三百多亿的工程都可能变成危桥。

他拿起内部电话,直接拨通了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号码,电话接通后,他语气沉稳:“我是省委副秘书长陈默,麻烦转接实验室首席数据员,我要调阅东海跨海大桥核心承重柱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原始检测数据,包括所有批次的采样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最终报告。”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显然是没想到新任副秘书长会直接过问这种技术细节,随即回应:“陈秘书长您好,我是首席数据员李薇,您要的原始数据需要走审批流程,我现在就申请,预计一小时后能给您发送电子版。”

陈默叮嘱道:“不用走常规流程,这件事紧急且敏感,你直接加密发送到我的工作邮箱,另外,我需要的是未经过任何修改的原始数据流,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实时记录,不是最终汇总报告。”

李薇的声音透着一丝紧张:“明白,陈秘书长,我马上处理。”

挂了电话,陈默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穿梭的公务车,心里盘算着。

钢筋和防水卷材只是“皮毛”,核心承重柱用的混凝土才是“筋骨”,跨海大桥的承重柱设计标号是C80,属于高强度混凝土,要求抗压强度达到每平方厘米能承受80公斤的压力,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站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不塌陷。

如果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别说承受往来车辆的重量,遇上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随时可能出现裂缝甚至坍塌。

之前材料已经出了问题,他必须确认混凝土是否也被动了手脚。

没过多久,秘书小张敲门进来,递上一份文件:“陈秘书长,这是赵总刚发来的整改报告,说已经要求盛达建材更换不合格的钢筋和防水卷材,还承诺会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月底前把滞后的工期补回来。”

陈默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了一遍,上面写得天花乱坠,又是“全面排查”又是“严格把关”,可字里行间没有一句提到追究责任,更没说之前用了不合格材料的工程该怎么处理。

他冷笑一声,把报告扔在桌上:“告诉赵建国,整改报告太敷衍,让他重新写,重点说明已经使用的不合格材料涉及哪些部位,怎么拆除更换,什么时候完成,我三天后要去复查。”

小张点头应下,刚走到门口,陈默的工作邮箱就弹出了新邮件提醒,正是李薇发来的加密文件。

陈默立刻坐回电脑前,解密文件后点开,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曲线图,全是混凝土检测的原始数据。

他不懂专业的实验技术,但之前查办工程腐败案时积累了不少经验,知道原始数据流里藏着真相——比如采样时间、实验温度、压力变化曲线,这些细节是没法凭空编造的。

他正看着,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是李薇打来的,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陈秘书长,不好了!您刚要走数据,我就发现实验室的系统不对劲,昨晚凌晨两点到四点之间,有不明IP地址入侵了服务器,核心数据库被篡改了!”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具体情况说清楚,哪些数据被改了?有没有留下痕迹?”

李薇急促地说:“入侵者技术很高明,清除了大部分操作日志,但我早上做数据备份时,发现核心承重柱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有异常——原本有六个批次的检测结果略低于设计标准的C80,大概在C75到C78之间,可现在系统里显示的都是C80.1到C80.3,刚好卡在合格线以上一点点!”

陈默皱紧眉头,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操作,调出刚才收到的原始数据流:“你发送给我的数据是篡改前的还是篡改后的?”

“是我昨晚下班前备份的部分原始数据碎片!”李薇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习惯每天下班前做一份离线备份,昨晚因为临时加班整理跨海大桥的检测数据,备份到一半就被打断了,只存了一部分碎片。

今天早上看到系统数据不对,我赶紧去查离线备份,发现完整的原始数据已经被覆盖了,只剩下这些碎片!入侵者应该是没想到我有离线备份的习惯,而且备份的碎片刚好包含那六个批次的关键数据!”

陈默立刻对比屏幕上的碎片数据和系统当前显示的数据,果然,碎片里记录的抗压强度都在C75左右,而系统里对应的数值全变成了C80以上,改动的痕迹很隐蔽,不是逐行修改,而是通过调整实验曲线的峰值参数,让最终结果刚好达标,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

“李老师,”陈默的语气变得严肃,“你现在立刻把所有离线备份的碎片整理好,加密保存,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们中心的领导。

另外,你现在在哪里?是否安全?”李薇说:“我在实验室的独立办公室,刚把门锁上,我们中心主任刚才还来问我是不是有人调阅了跨海大桥的检测数据,我没敢说实话,只说常规备份。”

陈默心里一凛,看来杨云松的人动作很快,已经查到实验室这边了:“听着,你现在不要离开办公室,我马上派可靠的人过去接你,把备份数据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记住,不管谁来问,都只说数据正常,没有异常情况,明白吗?”李薇连忙答应:“明白明白,陈秘书长,我一定照做。”

挂了电话,陈默立刻拨通了王海涛的电话,开门见山:“王厅长,我需要你帮个忙,派两个信得过的人,立刻去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保护好首席数据员李薇,把她手里的跨海大桥混凝土检测数据备份带出来,送到我指定的安全地点,不能让任何人拦截。”

王海涛那边沉默了几秒,显然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陈默,是不是出大事了?”“数据被人篡改了,李薇有备份,现在她可能有危险。”

陈默语速极快,“这件事不能声张,只能暗中处理,你那边的人必须绝对可靠,不能是杨云松的人。”“放心,我让我外甥去,他在省公安厅刑侦队,跟我一条心,绝对可靠。”

王海涛立刻回应,“我现在就打电话,让他们十分钟内出发。”

挂了王海涛的电话,陈默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系统被入侵,数据被精准篡改,而且刚好卡在合格线以上,这绝对不是普通黑客能做到的——普通黑客要么直接删除数据,要么改得面目全非,不可能这么“精准”地把握尺度,既掩盖了质量问题,又不会因为改动太大被发现。

能做到这一点的,要么是熟悉建筑检测标准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么是背后有专业团队支持,结合之前盛达建材的问题和杨云松的介入,这背后一定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操作,目的就是掩盖工程质量隐患,确保大桥如期通车,至于通车后的安全,他们根本不在乎。

陈默打开刚才的备份数据碎片,仔细看着那些被改动的数字,就像看到一只无形的黑手在屏幕后面操纵着一切。

这六个批次的混凝土,对应的是大桥中间最关键的三个承重柱,也是跨度最大、受力最强的部位,用C75的混凝土代替C80,短期之内可能看不出问题,但长期承受车辆碾压和海风侵蚀,不出五年就可能出现裂缝,十年之内就有坍塌的风险。

而对手选择在这个时候篡改数据,显然是因为他发现了材料问题,担心他会追查混凝土质量,所以先下手为强,试图掩盖真相。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小张探进头来:“陈秘书长,杨书记的秘书刚才打电话来,问您下午有没有时间,杨书记想找您聊聊跨海大桥的整改情况。”

陈默眼神一凝,杨云松果然沉不住气了,数据刚被发现篡改,他就派人来打探消息:“你回复他,我下午要开工程整改协调会,没时间,有什么事可以让他在电话里说,或者明天再约。”

小张点头离开后,陈默拿起手机,主动拨通了杨云松的电话,语气平静:“杨书记,听说您找我?是不是关心跨海大桥的整改情况?”

杨云松的声音依旧温和:“是啊,陈默同志,上午听赵建国说你要求重新写整改报告,还挺严格的,我就是想问问,整改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阻力?需要我协调的地方尽管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