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一条“裂缝”(1/2)
马蹄在凉州城外的官道上,卷起阵阵沙尘,楚潇潇和李宪在魏铭臻及金吾卫的护送下便已返回凉州。
虽然在刚刚军营中那场暗藏机锋的试探中,郭戎川的身份并未被当场点破,但彼此心照不宣。
二人也算是在这般如阴云遮蔽下的凉州局势中,悄然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烛,光芒虽弱,却让两人心神安宁。
在这诡谲云涌的凉州塞外,他们并不是孤军深入。
现在,二人心中都明白,接下来的路才是真正期待与风险并存,稍有不慎,便会跌落万丈深渊。
“潇潇…在想什么?”李宪打马上前,来到楚潇潇身边,见她呆呆地望着城门上的匾额发愣,不由得好奇。
楚潇潇将目光从匾额移向寿春王,抿嘴一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西北重镇凉州,如今却被某些宵小整的乌烟瘴气,血腥味十足,实在不得不令人惋惜啊。”
闻言,李宪冷哼一声,纵马当先走在了最前面,“凉州,也只能是凉州,掀不起什么波浪,我朝自太宗皇帝以来,还未有能突破这道防线的,即便是几只蛀虫,也倾覆不了陇右这道横梁…驾~”
话音还未落下,马鞭猛地一抽,策马进入了城中。
望着他的背影,楚潇潇眼前不禁蒙上一层水雾,心中思忖:“这个寿春王,倒颇有一丝太宗遗风…”
随后,也紧随着李宪的身影纵马入城…
刚一踏入刺史府那扇略显沉闷的大门,便看到早已在影壁旁等候的凉州刺史元振威,一见两人回来,立马快步迎了上来。
脸上紧张的神色顿时一消,眼中透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松弛感,好似肩头的重担终于卸了下来,面带笑容,一脸谄媚地躬了躬身子。
“殿下,楚大人,您二位可算是回来了…”
看到刺史大人如此谦卑恭敬的姿态,楚潇潇不禁有些疑虑,“元大人这么早等候在这里,莫非是凉州出了什么事?”
李宪顿感心中一紧,暗自思忖…难道是营田署出了事?还是山丹马场?
并步上前,身为亲王的威压瞬间从身上散发出来,厉声道:“快说,哪里出了问题?”
元振威脑门上全是汗,见李宪如此,更是战战兢兢,低着头不敢言语。
楚潇潇见状上前安抚道:“元大人,王爷有些急躁,莫要紧张,有何事要禀报,慢慢说来,有本使和王爷在,出不了乱子。”
元振威的声音压得低了些,凑到两人身边,再度躬身行了礼,这才加快语速说道:
“左威卫郭大将军麾下,凉州各军镇驻扎的各营校尉,已按您和王爷的吩咐,除了几位驻防较远,仍在日夜兼程,其余能赶来的,基本上都已经到齐,此刻正在东片厅内等候问话…下官正要去寻您二位,却听下人说您二位一早便出了城,这才在这里等候…”
李宪摆了摆手,满脸的不在乎,看他的眼神中甚是轻蔑,“这也叫事?让他们等着便是,瞧你那副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突厥人打进来了呢…”
“可…”元振威满脸的无奈,想说什么,却话到嘴边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楚潇潇与李宪几乎是同时停下了脚步,交换了一个眼神。
一定是这些边军将领们平日里跋扈惯了,觉得等的时间长了,给元振威甩脸色,同样也是给她们两人下马威。
李宪向楚潇潇挤了一下眼,随后开口,声音中带着皇家不容蔑视的威仪:“可什么,难道本王说的不对嘛,让他们等会儿不应该吗?干脆这样,你给郭荣郭大将军写封信,就说以后我李宪天天去将军府给他请安去!”
元振威急忙跪倒在地,“王爷恕罪,下官万万没有此意…”
看着趴在地上的元振威,李宪冷哼一声,径直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而楚潇潇也仅仅是低头看了一眼,便淡淡说了句:“元刺史,去告诉那些骄兵悍将,就说王爷还没有用膳,再等半个时辰,如果厅内仍旧是嘈杂一片,怨声载道的,连茶水都不要给他们上了…”
“是是是…下官这就去办…”元振威连滚带爬地站了起来,连忙转身朝着东偏厅而去。
而楚潇潇则随着李宪的尾影进入了后院…
不一会儿,元振威差人送来一些简单的茶点,李宪二话没说,坐在石椅上自顾自地吃了起来,而楚潇潇则只是静静坐在一边,并未选择进食。
“潇潇…你确定不吃些嘛?昨夜就没吃,今晨再不吃,你的身体…”李宪嘴里还叼着半张胡饼,看着对面沉思的楚潇潇含含糊糊说了句。
楚潇潇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将自己面前这碗羊汤一并推了过去。
李宪狼吞虎咽吃了一顿,全然没有亲王勋贵应有的儒雅。
当最后一口羊汤下肚,李宪“嗝~”打了个饱嗝,这才心满意足地道:“陇右的羊肉香,别有一番滋味…”
转头就见楚潇潇眉头紧锁,他也不由得收敛了几分。
两人心中都明白,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群在郭荣羽翼保护下,早已习惯了在凉州这块地界上横着走的骄兵悍将。
拖延这半个时辰,既是挫其锐气,也是给自己一个准备的时间。
时辰一到,李宪放下茶盏,与楚潇潇对视一眼,两人同时起身,无需多言,便朝着东偏厅走去…
还未走近,便能听到厅内传来的隐隐喧哗声,没有发生激烈的争吵,而是这些粗鄙的边军将领们肆无忌惮的交谈。
言语中满满都是对楚潇潇怠慢他们的不耐烦,更有甚者,甚至直接出言不逊。
似乎这里不是刺史府,而是他们各自的中军大帐。
显然,凉州刺史元振威并没有压住这些人的气焰,甚至于说,以他元振威的名号,在陇右这片土地上,还入不得这些人的眼。
“她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在爷们面前摆什么谱…”
“就是,身为女子,不在家相夫教子,反而到这西北查什么案子,真当咱们爷们都是摆设呢…”
“刘将军说得对,她这么个小丫头,仅凭着一点点看死人骨头的能耐,就想在凉州闹起一股腥风血雨,她还嫩些,据说还怀疑大将军和这件事有关,简直岂有此理…”
……
不屑的话语充斥着整个厅堂,而刚到厅外的李宪听着里面这些粗鄙不堪的言论,不由得心生怒意,当时便想直接冲进去呵斥他们。
脚刚抬起来,却被楚潇潇伸手拦下,“王爷,这样是行不通的,对于这群人,你必须让他们打心眼里佩服,否则不仅镇不住他们,反而会适得其反…”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听着他们这样说你?”李宪胸脯起伏剧烈,看着楚潇潇,言语间尽是愤愤不已。
楚潇潇抿嘴一笑,“随他们去好了,他们常年在边关养成的习惯,自然不会将我这个弱女子放在眼中,人之常情,不过,越是这样,也越让我感觉,今日一番问询,可能会找到一些我们想要的东西…”
李宪还是有些疑惑,但见楚潇潇如此坚持,便也不好再说什么,两人一前一后朝着厅内走去。
守在厅外的衙役见到二人快步走来,连忙冲着里面高声喝道:“寿春王殿下到…!都畿道勘验使楚大人到…!”
听到这个声音,厅内瞬间安静了下来,方才嘈杂的喧哗声,此刻戛然而止。
李宪率先迈步而入,他今日未着亲王常服,而是一身利落的锦袍,腰悬玉带,眉眼间带着天潢贵胄那般不容侵犯的威严。
目光并未在任何人身上停留,只是这么淡淡一扫,却让在场的所有人身躯都为之一颤,一个个面面相觑,别说看李宪一眼了,就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他们方才说楚潇潇的言论,不过只是由于她年轻,又是一介女流,官职身份又比他们这些人低了不少。
而眼前这个寿春王,虽然也年龄与楚潇潇无二,但人家是实打实的亲王,皇帝最宠爱的孙子,莫说他们几个小小的校尉军官,即便是郭荣在场,也只得陪着笑脸。
这位爷的暴脾气在洛阳可是人尽皆知,他们虽然远在西北,但还是略有耳闻。
要是得罪了他,只怕自己都不用回军营了,直接安排家里准备棺材就行了,杀不了正三品的大将军,还杀不了他们这些六品、七品的校尉和镇将嘛。
眼见寿春王走在厅中,一个个连忙将头低下,都生怕让这位爷盯上,那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而楚潇潇则跟在李宪身后一步的位置。
她依旧穿着那一身素净的深青色官服,早上前往郭戎川那里有些仓促,未施粉黛,但头发却干干净净的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
那一双过于沉稳冷静的眼眸仔细地打量着在座的每一位校尉。
厅内十六位校尉,按品阶坐在两侧的椅子上。
他们大多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眼神中带着边军独有的桀骜不驯,一双双眼睛审视着两人。
见到李宪,他们依礼抱拳,声音参差不齐:“参见王爷…”
但一个个都低着眉,不敢直视这位年轻的寿春王。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落到楚潇潇身上时,那种刻意维持的恭敬便淡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打量,还有几分疑惑,甚至是一丝轻蔑。
一个如此年轻,又是女子的官员,在他们这些刀头舔血的悍将眼中,实在难以产生多少敬意。
若非她身旁站着寿春王,恐怕连这表面的礼节都要打个折扣。
但楚潇潇并未理会他们这些俗礼,步伐沉稳,在这些久经战阵的汉子们面前,没有一丝怯懦,绝非寻常人家的女子能够相提并论。
挺直的脊背,昂扬的头颅,都像一柄缓缓出鞘的宝剑,虽然锋芒内敛,但两侧坐着的这些将领们,还是能从她身上感受到一丝久违的战场肃杀之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