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符针问骨 > 第七十三章 爽快应允

第七十三章 爽快应允(2/2)

目录

他这次的态度明显强硬了许多,不再给对方继续拖延的余地。

闻言,郭荣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起来。

他也缓缓站起身,双手负后,高大的身躯带来一股压迫感。

他盯着魏铭臻,眼神变得极为犀利,语气也在顷刻间冷了下来:

“魏将军,本将说了,斥候营校尉责任重大,不可轻动…若只因几匹军马之事便要频繁调动前沿侦察主官,这凉州的防务,还要不要了?楚大人若真有疑问,大可亲自来大营,本将自会安排人配合解答,至于沈括嘛,今日恐怕不便离开…”

这一番话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说的十分强硬,带着明确拒绝的意味,甚至还有一丝挑衅乃至激怒魏铭臻,逼迫其亮出更多的底牌。

帐内的气氛陡然将至冰点。

魏铭臻站在原地,扬着头与郭荣对视,虽然郭荣现在是他名义上的主官,但他仍旧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怕,这是骨子里身为军人的傲气。

就在两人剑拔弩张的紧张时刻,魏铭臻的右手好像是无意识地扶在了腰间横刀的刀柄上,手指随意搭在上面,握得紧了些。

而郭荣显然也看到了他这个细微的动作,不由得心中一紧,自己的手也向身后的佩刀摸去,目光却一直未离开他身上半寸,一直盯着他扶刀的手上。

也正是在这一瞬间,郭荣的瞳孔猛地一缩…他的视线忽地从魏铭臻的手上移开,瞥向了被手指看似无意间按住的刀镡侧面。

那里,镶嵌着一枚不太起眼的青铜饰物,形状古朴,似鸟非鸟,似兽非兽,而在帐内的光线下,那青铜饰物的正中心,隐约可以看到一抹暗红色光泽,像是某种玉石嵌入其中所致,光芒流转。

这抹暗红色在他的瞳孔中愈发清晰明显起来,让他不由得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愣在了原地。

这个纹饰…这个独特的暗红的光泽…

郭荣的心脏像被一只手狠狠攥了一下,一股寒意瞬间从后脊梁直窜上头顶。

这个标记…他记得在朝中某位重臣府上的地下暗堂中见过,并且这个东西似乎还关联着一个连他都忌惮三分的江湖势力。

而这个势力内的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行事极为诡秘,手段狠辣,往往是不得目的决不罢休。

自己也询问过梁王,但却遭到了其极为严厉的痛骂,让他不许再问相关的东西。

否则,即便连梁王这等朝中重臣,都保不住自己的性命。

而这魏铭臻…明面上是太子派来的人,暗地里竟然与那个势力有关?

这个想法刚一从脑中浮现,便将他实实在在惊了一下,额头上不觉渗出一丝冷汗,他这十年间对这个势力多方打听,得到的回复无一例外,全部都是“不知其根源,不明其深浅”。

在这刹那间,一段被尘封已久的记忆如泉涌一般从脑海中翻腾出来…

那是在一年前,就在一个同样寒冷的秋夜,他独自坐在大帐中,就在这里,案头上无声无息地多了一封没有署名,不知从何处送来的密函,更让他有些匪夷所思的是…这封密函是通过他的绝密渠道送进来的。

那封信的内容至今想来,仍觉心悸。

【郭大将军均鉴】

【近日京畿有暗流涌动,察一秘社,其踪飘忽,其势诡谲。社众行事,不依常理,不循律法,或商或贾,或吏或卒,皆可为凭。其标记隐晦,常伴异色金石,暗红如凝血者尤甚…】

【此社触角深植,杀人于无形,中者或暴毙,或癫狂,或人间蒸发,事后绝难追查根源,纵三司会审,亦往往不了了之,可谓死无全尸,冤沉海底…】

【闻其目光似已投向河西陇右两道,凉州重镇,恐难置身事外…将军镇守西陲,手握重兵,尤需谨慎,若遇相关迹象,切记…勿探其源,勿究其底,勿问其由,置身事外,或可保全…言尽于此,望自斟酌…其名不署,阅后即焚…】

那封信如同烫手的山芋,他阅后即刻焚毁,未留下丝毫痕迹。

而信中所描述的关于那个庞大的势力,曾让他这等在尸山血海中闯过来的悍将都感到一阵心惊。

“死无全尸,冤沉海底”、“绝难追查根源”,字字句句都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邪性。

他也曾一度怀疑过这封信的来历是否是朝中某些人的恐吓,但传递信件的方式和信中透露出的那种对事件掌控程度的熟悉,又让他不敢掉以轻心。

于是,他只得将此事深埋心底,告诫自己远离任何可能与“暗红金石”相关的麻烦。

而此刻,魏铭臻刀镡上那抹暗红色光泽的玉石纹饰,与记忆中密信里的描述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这突如其来的震惊,让郭荣一时间有些失神…

电光火石之间,无数念头在郭荣脑中飞速闪过。

魏铭臻,他究竟是太子的人,还是这个神秘势力安插在太子身边的人?

梁王…梁王是否知情?

那封警示信,语气讳莫如深,带着知晓内情的意味,却又明确告诫他“勿问其由”。

如果梁王知情,那他派自己来凉州,是否本身就与这个神秘的势力有关?

他告诫自己不要深究,是保护…还是为了避免自己窥破更大的秘密?

可…如果梁王不知情…那魏铭臻在太子身边长达十年之久,又随着楚潇潇和寿春王来到凉州,欲意何为?

这个势力的目标是谁?

是太子?

是正在查案的楚潇潇和李宪?

还是…一直与梁王秘密争斗的狄仁杰?

亦或者,这根本就是梁王自己布下的一招连他都要瞒着的暗棋?

魏铭臻明面上是梁王需要对付的太子护卫,暗地里却可能是梁王麾下另一股更为隐秘,连自己都未曾听闻过的力量?

眼前这一抹突如其来的光泽,让他内心产生了些许忌惮,但他毕竟在官场多年,又久经战阵,瞬间便恢复了表面的平静,脸上甚至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魏铭臻,眼神复杂难明,原先那份目中不屑,此刻已变为了深深的凝重和谨慎。

沉默不过持续了短短几息时间,郭荣忽然松开了背在身后的手,脸上重新挂上了先前那抹假模假式的笑容。

只是,这个笑容中,少了之前的从容镇定,反倒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疑虑。

“呵呵呵呵…”他干笑两声,打破了帐内的沉寂,“魏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罢了,罢了,既然王爷和楚大人急于问询,洛阳的案子皇帝也是非常重视,如此,楚大人的咨询也确实耽搁不起…”

随后在魏铭臻疑惑的目光注视下,他转向帐外,声音恢复了平日里的洪亮:“来人呐…”

一名亲卫应声而入。

“去,即刻传我的军令,叫斥候营校尉沈括立刻来大帐见我,一会儿随折冲都尉魏铭臻将军前往凉州刺史府,配合楚大人问询相关的前沿军务…”

郭荣的命令下得干脆利落,与之前的推诿拖延简直判若两人。

“将…将军…您…”亲卫愣在帐门处没有挪动,呆呆地看着主位上站着的郭荣,不明白大将军今日为何如此爽快。

那郭荣自然是发现了这名亲卫的异样反应,下意识地瞪眼看过去。

亲卫虽然疑惑,但见大将军眼神似刀锋一般锋利,便也不敢多问,即刻抱拳领命,转身而去。

眼见郭荣如此,魏铭臻扶在刀镡上的手悄然移开,脸上依旧平静无波,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他再次抱拳,“末将多谢大将军体谅,回去后一定禀明寿春王殿下,言大将军多多配合,且告知末将将沈校尉速速带回,以免耽误楚大人的案情推理…”

郭荣苦笑着摆了摆手,坐回椅子上,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不再看魏铭臻,只是淡淡地说道:“魏将军稍候片刻吧,沈校尉即刻就到…”

帐内再次安静下来,但气氛却与之前截然不同。

一种无声的暗流在两人之间开始涌动。

郭荣的妥协,并非因为楚潇潇的手令,也并非碍于李宪寿春王的身份,而是源于那枚意外引起他注意,代表着某个隐秘势力的刀镡纹饰。

这突如其来的发现,让凉州本就错综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深不可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