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32章 凤雏归位

第32章 凤雏归位(1/2)

目录

夜色如墨,沉沉地浸透了整个州牧府。白日喧嚣已散,只余下巡夜卫士甲叶偶尔碰撞的轻响,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刁斗之声。书房内,灯火摇曳,将两个投在墙上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刘备揉了揉酸涩的双眼,放下手中一份关于夷陵军屯进展的简报,案头堆积的文牍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就在此时,门外响起极轻微却清晰的叩击声。

“何人?”刘备抬头问道。

“襄阳庞统,庞士元,深夜冒昧,有要事求见左将军。”门外传来一个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仿佛能拨开这沉沉夜色。

庞统?那个被鲁子敬极力举荐,传闻中“凤雏”之才的庞士元?刘备精神一振,倦意顿消:“快请!”

门被推开,一个身影走了进来。灯火映照下,来人形貌确实……异于常人。身材矮短,其貌不扬,甚至有些粗陋,浓眉掀鼻,皮肤黝黑,一身布袍洗得发白,与想象中的“凤雏”飘逸之姿相去甚远。然而,当刘备的目光与之接触时,心中却猛地一跳。那双眼睛!沉静如古井深潭,内里却仿佛燃烧着洞察一切的幽焰,智慧的光芒几乎要满溢出来。这双眼睛嵌在那张平凡甚至有些丑陋的脸上,形成一种奇异的、令人无法忽视的张力。

“山野之人庞统,拜见左将军!”庞统拱手行礼,姿态从容,毫无因外貌而生的局促。

“先生不必多礼!久闻‘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备渴慕久矣!快请坐!”刘备热情地指着对面的席位,亲自为他斟了一碗热茶,“先生深夜来访,必有以教我?”

庞统坦然落座,并未寒暄,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直指核心:“统观将军坐拥荆襄,文武归心,气象已成。然,荆州四战之地,北有曹操虎视眈眈,东临孙权,虽为盟友,亦不可不防。强邻环伺,腹心之地,岂能久安?”

刘备神色凝重,微微颔首:“先生所言,正是备日夜忧心之处。荆襄虽得,根基尚浅,如履薄冰。”

“正是!”庞统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那幽深的光芒更盛,仿佛能穿透眼前的灯火,看到更远的山川形胜,“欲求万全之基,必取西川!益州险塞,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此天以资将军,岂有意乎?”

他语速加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煽动力,手指在虚空中划过,仿佛勾勒出巴山蜀水的轮廓:“统有一策,名曰‘逆取顺守’。我听闻,刘璋欲邀将军入川,名为助其讨张鲁,实则惧曹操也!此乃天赐良机!将军可亲提精兵,借道入川。统愿为前驱,凭三寸不烂之舌,先为将军游说川中豪杰,晓以利害,动以情势,使其内附!待时机成熟,里应外合,则成都易主,如探囊取物!刘璋若识时务,当保其富贵;若冥顽不灵……”庞统眼中寒光一闪而逝,“则天命不可违!”

这番话如重锤,狠狠敲在刘备心头。西川!那富饶的天府之国,高祖龙兴之地!跨有荆益,王霸之基!一股难以抑制的渴望瞬间攫住了他,热血隐隐沸腾。然而,就在这激动几乎要冲垮理智堤坝的瞬间,另一张面孔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刘长明那双深邃、冷静、永远着眼于全局的眼睛。他沸腾的热血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迅速冷静下来。

刘备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躁动,眉头紧锁,沉声道:“先生奇策,振聋发聩!取川之利,备岂能不知?然……”他站起身,在灯下踱了两步,高大的身影在墙壁上晃动,“荆州新定,人心未附,如同沙上筑塔。曹操虽败于赤壁,其势未衰,随时可能南下复仇。孙权在侧,亦非毫无戒心。若备此时提兵西向,荆州空虚,万一有失,则进退失据,如断根基!此其一。”

他停下脚步,直视庞统那双燃烧着进取之火的眼眸,声音凝重如铁:“其二,刘季玉(刘璋)邀我相助,是信我宗室之义。若趁其邀约而入,反戈相向,夺其基业……天下人将视我刘备为何等样人?失信不义之名,一旦背负,再难洗刷!先生,‘逆取’二字,谈何容易?纵得西川,失了信义人心,又如何‘顺守’?”他语气沉重,将“信义”二字咬得极重。

庞统脸上的激昂之色微微一滞,显然未料到刘备对“信义”二字看得如此之重,甚至压过了开疆拓土的渴望。他沉默片刻,眼神快速闪烁,似乎在重新评估眼前这位主公的底线与格局。

书房内一时陷入沉寂,只有灯芯燃烧的噼啪轻响。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刘长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青色布袍,神色平静,手中并无羽扇,显然也是闻讯而来。他看了一眼室内的气氛,对庞统微微颔首:“士元兄,夤夜献策,辛苦。”

“孔明来得正好!”刘备如同见到主心骨,指着庞统,“士元先生力主即刻西进取川,其策甚奇!然备所虑者,荆州根基与信义之名也!孔明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