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123章 期期艾艾

第123章 期期艾艾(2/2)

目录

邓艾被刘长明如此直接的赞誉和洞察震住了,一时竟忘了口吃,只是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位名满天下的军师。

刘长明走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了然与期许:“士载,吾知汝之志,非止于一隅之吏。汝胸中丘壑,当在天下。”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邓艾心中炸响!他出身微寒,口吃受嘲,在魏国备受冷眼,从未有人如此精准地道破他深藏心底的抱负!更无人给予他如此高的期许!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知遇之情涌上心头,他眼眶微红,深深一揖到底:“军…军师!艾…艾……”

刘长明伸手扶起他,眼中那份“重生者”的复杂情绪已被纯粹的求才若渴所取代。历史可以改变!眼前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不再是未来的灭国仇人,而是上天赐予他,助他匡扶汉室的栋梁之材!他必须牢牢抓住,悉心雕琢。

“口舌之疾,不过微瑕,岂能掩瑜?”刘长明语气坚定,“汝之思虑如明镜,洞若观火。此乃上天所赐,当善用之。吾欲将汝带在身边,随吾左右。汝可愿?”

邓艾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随即化为无比的激动与忠诚。他再次深深下拜,声音因激动而更加颤抖,却字字清晰:“军…军师知遇之恩,如…如再生父母!艾…艾虽驽钝,愿…愿效犬马之劳,追随军师…鞍…鞍前马后,万…万死不辞!”

“好!”刘长明朗声一笑,扶起邓艾,心中畅快无比,仿佛搬开了压在心口的一块巨石,又似为未来点亮了一盏明灯。“从今日起,汝便为吾行军参谋,兼领屯田水利诸事。吾案头文书、舆图沙盘,汝可随时观览。若有建言,无论大小,无论何时,皆可直言!”

刘长明顿了顿,目光更加深邃:“吾欲教汝者,非止‘格目’、‘算符’之术,更欲授汝治国安邦之道、统军御敌之法、审时度势之机。汝需用心体悟,融会贯通。汉中、荆州,乃至未来之天下,皆可为汝之试炼场!”

“诺!”邓艾挺直腰背,眼中再无一丝惶恐,唯有被点燃的熊熊斗志和无尽的感激。他明白,自己人生的轨迹,从这一刻起,彻底改变了。

从那天起,邓艾便成了刘长明身边最亲近的助手之一。他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在田间地头奔波的屯田都尉。他搬进了刘长明行辕附近的住所,可以随时出入诸葛亮的书房和军议厅。

刘长明对他可谓倾囊相授,处理政务时,让邓艾旁听,事后讲解决策背后的考量——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因势利导,如何防微杜渐。批阅各地奏报,会指出其中数据矛盾、逻辑漏洞,教导邓艾如何透过表象看本质。

在沙盘前,刘长明会详细分析天下大势,讲解山川地理对军事行动的决定性影响这也正是邓艾的天赋所在,剖析曹丕、孙权的战略意图和用兵特点。他更会以汉中、荆州、乃至未来的北伐路线为假想背景,与邓艾进行深入的攻防推演,考验其应变能力。邓艾往往能提出基于精确地形分析和后勤计算的奇思妙想,令刘长明惊喜不已。随之刘长明不再局限于具体事务,开始向邓艾灌输更高层面的战略思想:隆中对的框架、联魏抗吴的必要性与风险、经略雍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经济、外交、技术等多重手段服务于终极目标。这些宏大的视野,极大地开拓了邓艾的格局。

刘长明亦非常重视对邓艾心性的培养。教导他“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修身之道,告诫他“为将者不可怒而兴师”的制怒之理,更以身作则,展现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担当精神。邓艾那因长期压抑而略显偏激的性格,在刘长明春风化雨般的引导下,逐渐变得沉稳内敛,锋芒渐藏于鞘中。

邓艾如同海绵吸水般汲取着刘长明的智慧。他的进步速度惊人,不仅在屯田水利等老本行上越发精熟,对军政大局的把握、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更是突飞猛进。他那独特的、基于精确计算和地理洞察的战略战术思维,在刘长明的系统引导下,开始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刘长明看着这个被自己亲手从历史歧路上拉回、并倾心雕琢的璞玉日益璀璨,心中的那份“重生者”的隐忧逐渐被欣慰和更大的期望所取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