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收回故土(1/2)
数日后,荆南大地烽烟再起。
武陵郡。
张苞银甲银枪,一马当先。他牢记父亲的叮嘱“为将者,勇不可无谋”,并未一味强攻。他先以部分兵力大张旗鼓佯攻郡治临沅正门,吸引守军主力。自己则亲率精锐,由当地归附的蛮族向导引路,翻越险峻山岭,突袭防守薄弱的城北。守军猝不及防,北门迅速被攻破。张苞一马当先杀入城中,银枪所向披靡,守将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武陵克复。
零陵郡。
邓艾领兵抵达郡治泉陵。他没有急于攻城,而是仔细观察地形。零陵城依山而建,地势较高,但水源依赖城外湘江支流。邓艾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下令:“于上游筑土坝,断其水源!多布旌旗于山林间,每日击鼓呐喊,佯作大军攻城!”守军被困城中,水源断绝,又见城外山林间旌旗招展,鼓声震天,疑有大军围城,军心惶惶。数日后,城内发生哗变,守将无奈开城出降。邓艾以智取城。
桂阳郡。
姜维兵临郴县城下。他并未立刻进攻,而是亲自书写大量安民告示,用强弩射入城中。告示中痛陈孙权背盟偷袭之恶,宣扬大汉皇帝刘备仁德,承诺免除一年赋税,并保证不伤降卒百姓。同时,姜维精选军中善射者,对城头守军喊话劝降。守军多为本地士卒,本就不愿死战,又见蜀军军容严整,劝降言辞恳切,抵抗意志动摇。三日后,郴县城门大开,郡守率众归降。姜维兵不血刃,拿下桂阳。
长沙郡。
赵统负责的是荆南四郡中最大、也最为坚固的长沙郡。他深知强攻不易,遂采取围困之策。一面深沟高垒,将临湘城围得水泄不通,断绝其内外联系;一面派出多路小股部队,扫荡周边各县,肃清残敌,切断长沙外援。同时,将其他三郡已克复、荆州大部重归大汉的消息,用箭矢不断射入城中。城中守军孤立无援,人心浮动。围城半月,粮草将尽,守军开城投降。赵统稳重推进,长沙光复。
当四郡捷报如雪片般飞回江陵时,关兴早已在刘备和刘长明的授意下,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战后重建与安抚工作。
江陵城,临时行宫。
关兴一身文士袍服,恭敬地向刘备和诸葛亮汇报:“陛下,丞相。四郡已复,邓、姜、赵、张四位将军已按令留兵驻守,安抚地方。荆南诸郡府库所余钱粮、户籍田亩册籍已初步整理完毕。儿臣已行文各郡:其一,凡愿归田之东吴士卒及流民,皆分予无主荒地、贷与粮种耕牛,免赋税一年;其二,寻访各郡贤良方正及有名望之耆老,聘为乡三老、郡县掾吏,协助安民;其三,开官仓,赈济因战乱而饥馑之民;其四,严令各部将士,不得扰民,劫掠者立斩!”
“好!安国办事,朕心甚慰。”刘备满意地颔首,“尤其这寻访贤良、任用本地人,甚合朕心。得民心者,方可得长久。”
刘长明也微笑道:“二将军后继有人。安国沉稳干练,颇有其父之风。陛下,荆南初定,百废待兴,安民为要。此外,可令各郡修缮城防,招募乡勇,以备不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