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152章 龙争虎噬

第152章 龙争虎噬(2/2)

目录

另一路,姜维受命率水陆军一万人,深入鄱阳湖,扫荡湖内吴军残余水寨,清剿依附吴军的湖盗水匪,并试图从南面威胁吴军主防线侧翼,甚至寻机切断陆逊与后方的联系。

鄱阳湖水域广阔,港汊纵横,芦苇丛生。吴军在此经营多年,虽主力调往前线,但残余势力依托复杂地形,进行顽强骚扰。姜维发挥其灵活机动的特点,分兵数路,或清剿,或招抚,或火攻芦苇荡,步步为营,逐渐压缩吴军活动空间,虽无决定性大战,却像一根毒刺,牢牢钉在吴军侧后,令其如芒在背。

刘备与刘长明坐镇柴桑,总督全局,协调各路兵马,更重要的任务是保障漫长的后勤补给线。从江陵、夏口到柴桑,再至前线,长江成了蜀军的生命线。刘长明精心组织运输,利用改良船只和部分“木牛流马”在沿岸陆路辅助,确保粮草军械源源不断。同时,严密防范江东可能的小股部队逆流偷袭粮道。

战争机器全面开动。从柴桑到建业千里江防上,烽火连天,大小战斗无日不有。蜀汉全线压上,名将尽出,攻势如潮;东吴则在陆逊的卓越指挥下,凭借地利和残存的水军底蕴,拼死抵抗,每一处据点,每一段水道,都反复易手,洒满鲜血。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已激战两月有余。长江进入了初夏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江雾弥漫,使得战斗更加艰难和残酷。

战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灼。蜀军虽实力占优,攻势猛烈,甚至多次突破吴军防线,邓艾一度兵临皖城,关羽主力也撕开湖口部分防御,但陆逊总能及时调兵遣将,或发动凌厉反击夺回失地,或利用雨天雾天设伏,或构筑新的防线,死死拖住了蜀军前进的步伐。江东水军将士皆知已无退路,在家园沦丧的恐惧和陆逊的激励下,爆发出惊人的韧性和战斗力。

蜀军伤亡日渐增加,推进速度远低于预期,士气开始出现疲惫迹象。军中不满刘长明“联魏让地”策略的情绪再次抬头,只是被严酷的军纪和刘备的权威强行压制。

而北岸,曹丕的魏军大营,却始终毫无动静。仿佛彻底变成了看客。

孙权在建业,度日如年。他不断派遣精细斥候,甚至动用潜伏的细作,不惜代价打探曹魏动向。回报始终如一:魏军主力仍在合肥、巢湖一带休整,营垒平静,并无大规模调动的迹象。濡须口方向的留守吴军也确认,当面魏军防御严密,却无进攻意图。

“两个月了……曹丕竟真能坐视刘备如此猛攻于我?”孙权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从最初的庆幸,渐渐变为不安,最后滋生出一丝侥幸和……野心。

“莫非……曹丕与刘备并非真的一心?或许曹丕只是想看我两家两败俱伤?甚至……他忌惮刘备坐大,反而希望我顶住?”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疯狂滋长。

“陆逊还在苦战,说明蜀军并非不可阻挡!若我能再增兵,顶住甚至击退刘备,则危局自解!届时,曹丕见我仍有实力,或许会更倾向于与我结盟,共抗刘备?”

巨大的诱惑和求生欲,压倒了理智的判断。孙权不顾张昭等老臣“谨守待变,勿再浪战”的劝谏,做出了一个足以致命的决定:

“传令!从濡须口后备军中,再抽调两万!从丹阳、吴郡腹地,紧急征召郡兵一万!即刻增援陆逊大都督!告诉他,给朕守住!反攻!朕要把刘备赶回江陵去!”

一批批原本用于防御曹丕的宝贵生力军,被孙权抽离岗位,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填入陆逊那看似摇摇欲坠,却始终未破的防线。

长江之上的血战,因孙权这冒险的增兵,变得更加惨烈和扑朔迷离。战局的天平,似乎又开始微微晃动。

然而,无论是焦头烂额的孙权,还是苦苦支撑的陆逊,或是鏖战疲惫的关羽、刘长明,都没有注意到——或者说,无法完全洞察——北方那看似平静的魏军大营深处,一双阴鸷而锐利的眼睛,正透过重重雨雾,冷冷地注视着南岸这场惊天动地的龙虎斗,嘴角噙着一丝冰冷笑意。

司马懿捻着手指,低声对案前的曹丕道:“陛下,孙权已中计,其力已竭,其备已空。刘备亦疲……鹰隼将逝,吾等当收网矣。”

历史的齿轮,在血与火的摩擦中,正悄然滑向那个刘长明翘首以盼、却无人知晓的——临界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