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158章 传缴定江淮

第158章 传缴定江淮(1/2)

目录

公元226年夏秋之交,长江北岸。曹丕驾崩的消息被司马懿极力掩盖,但那股不安与恐慌,如同潮湿的霉斑,早已在不知情的底层魏军士卒中悄然蔓延。军粮调配的迟缓、军官会议的频繁、以及上层将领那强自镇定的脸色,都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关羽的北伐之师,如同蓄势已久的雷霆,骤然发动!

数百艘快艇载着嗓门洪亮的荆州士卒,趁着晨雾弥漫,逼近北岸各魏军据点。他们并不强攻,只是用尽力气,反复高喊,声浪甚至盖过了江涛:

“大魏皇帝曹丕,已驾崩于军中了!”“司马懿秘不发丧,欲带尔等孤军殉葬!”“汉寿亭侯关云长,奉天讨逆!降者免死!”更有无数箭矢,绑着写有同样字句的绢布,如同飞蝗般射入魏军营垒。

起初,魏军军官还厉声呵斥,甚至射箭驱赶,称其为蜀军诡计。但当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喊出——皇帝发病时间、御医异常、御营戒严……这些与他们亲眼所见的蛛丝马迹一一对应时,恐慌如同瘟疫般炸开!

“是真的!陛下真的没了!”“司马都督瞒着我们!”“我们被抛弃了!要为谁打仗?!”军心瞬间土崩瓦解!纪律荡然无存!士卒们无心恋战,或聚在一起惶恐议论,或开始偷偷打包细软,甚至有小股部队成建制地溃散!

关羽立于“青龙”号船楼之上,丹凤眼微眯,冷眼看着北岸的混乱景象。时机已到!

“击鼓!进军!目标——濡须口!降者不杀,抵抗者,斩尽杀绝!”苍凉而雄壮的号角声撕裂长空,荆州水军主力战舰,如同苏醒的洪荒巨兽,劈波斩浪,直扑人心惶惶的北岸!

濡须口,这座刚刚被魏军鲜血染红才数月的要塞,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主将已随司马懿主力北撤,留守的偏将试图弹压,却被溃兵裹挟,甚至被急于立功或保命的部下倒戈一击!寨门被从内部打开,荆州军如潮水般涌入。曾阻挡东吴数十年的江东门户,如今在关羽的兵锋和谣言攻势下,一日易主!

拿下濡须口,仅仅是开始。关羽丝毫不做停留,留偏师守寨,肃清残敌,自与关平、徐庶率主力,马不停蹄,沿江北岸向西横扫!

历阳、横江津等要隘的魏军,早已被濡须口失陷和皇帝死讯的双重打击吓破了胆,听闻“关羽”旗号,更是未战先怯。稍有抵抗的,被关羽雷霆万钧的攻击瞬间粉碎;大部分则望风归降,或弃城而逃。蜀汉龙旗所向,几乎传檄而定!

关羽用兵,深谙“势”之道。他严格控制军纪,对降卒秋毫无犯,对百姓安抚有加,迅速委派随军文官接管地方政务,恢复秩序。此举极大瓦解了魏军的抵抗意志,甚至有不少溃散的魏军士卒,主动前来投诚。

大军推进速度极快,兵锋直指曹魏在淮南的核心重镇——合肥!

然而,越是靠近合肥,抵抗开始变得顽强起来。溃散的败兵带来了消息,合肥守军有了准备。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位足以令任何对手肃然起敬的守将——张辽,张文远!

合肥,这座曹魏经营多年的江淮重镇,如同一颗巨大的铁钉,死死钉在南北要冲之上。城高池深,粮草充足,更是张辽多年镇守、倾注心血之地。曹丕死后,从前方败退下来的部分溃兵带来了噩耗和蜀军北进的消息。张辽强忍震惊与悲痛,以惊人的毅力和威望,迅速稳定了合肥局势,收拢溃兵,加固城防,准备迎战那个他既敬且畏的老对手——关羽。

当关羽的大军浩浩荡荡开抵合肥城下时,看到的是一座戒备森严、旌旗林立、杀气森然的雄城。城头之上,一员老将按剑而立,须发虽已花白,但身躯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鹰,正是张辽。

关羽挥手止住大军,单人独骑,来到城下一箭之地,朗声道:“文远!别来无恙!曹丕篡汉逆天,今已伏诛!天命在汉!合肥孤城,岂能久守?念你一世英雄,何不早降,共扶汉室,名垂青史!”

张辽立于城头,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悲凉:“云长!辽乃魏臣,受武帝厚恩,岂能背主求荣!今日唯有据城死战,以报国恩!你要取合肥,便从张某尸体上踏过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