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179章 君臣相疑

第179章 君臣相疑(1/2)

目录

成都皇宫,虽无江东的烟雨,却弥漫着另一种无形的压抑。刘备还于旧都,虽带来一统南方的荣耀,也带来了新的政治格局和愈发复杂的派系纠葛。

益州本土派,以李严、费观、部分蜀中豪族为代表,他们虽得厚赏,然见荆州元老派如关羽、张飞、赵云及早期追随者地位稳固,更见新附的江东派张昭、陆逊等人在朝中影响力骤升,心中不免失衡,担忧自身话语权被进一步挤压。

东州派,如吴懿、李恢等则相对超然,但亦在观望。

这一日,常朝之上,暗流终于表面化。议及江东赋税减免及官员任命事宜时,益州派代表、尚书令李严出班奏道:“陛下,江东新附,减免赋税以示皇恩,理所应当。然臣闻,诸葛丞相在江东,所用之人,多系吴地旧臣,所行之政,亦多依吴地旧俗。长此以往,恐江东之地,只知有丞相,不知有陛下矣!且新政推行,于益州已见成效,何以于江东便需迁就?臣以为,当速遣得力干臣赴江东,督导政务,普施汉法,方为正理!”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静。这话看似为国着想,实则暗藏机锋,直指刘长明在江东权柄过重,有自立倾向,更挑动了益州派对新政及江东势力坐大的不满。

立刻有荆州派官员出面驳斥,称丞相乃因地制宜,稳定为首要。双方言辞渐趋激烈。

刘备端坐龙椅,面色平静,目光深邃,并未立刻表态,只是淡淡道:“江东之事,丞相自有考量。此事容后再议。”轻描淡写地将争论压了下去,却并未彻底平息暗中的涌动。

这场朝堂争论的背后,隐隐透着来自北方的阴影。

洛阳魏宫中,年迈却眼神依旧阴鸷的太尉贾诩,向皇帝曹叡献上了一计。

“陛下,”贾诩声音沙哑,“刘备虽得江东,然其内部派系林立,绝非铁板一块。其核心隐患,便在诸葛亮!亮在江东,大权独揽,广施恩惠,吴人颇感其德。刘备岂能全然放心?今可遣细作,携重金潜入蜀地、江东,双管齐下。”

“其一,于蜀地,尤其是益州士族中,散播流言,称‘诸葛亮欲效周文王故事,据江东而王’,‘江东士民只知诸葛之仁,不知刘备之威’。益州本土派本忌惮诸葛亮权重,必借此发难。”

“其二,于江东,密会张昭、顾雍等旧吴重臣,表面劝其弃暗投明,归顺大魏,实则故意泄露消息,制造江东旧臣与蜀汉中枢猜疑之象。更可伪作诸葛亮与江北往来书信,‘不慎’落入吴地降将手中。”

“如此,蜀中疑诸葛,江东惧清算,刘备纵有枭雄之量,焉能不起猜忌?纵不能使其君臣即刻反目,亦可令其内耗不休,为我大魏争取宝贵时间!”

曹叡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贾公此计,甚毒,然甚妙!准!”

贾诩之计,很快显现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