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长安闹市:丞相发奶粉(2/2)
“俺……俺这就回家让婆娘再生一个!”
场面顿时热闹起来,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涌上前,七嘴八舌地询问、报名。董允立刻组织带来的小吏,现场摆开桌案,拿出提前与长安令协调好的户籍册,开始登记造册,核实情况,然后当场发放奖励!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诸葛亮内心想道:“完美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现场兑现,信用立竿见影!比发一百张告示都管用!啧,就是有点费丞相,得像超市促销员一样站着……”
诸葛亮并没有立刻离开,他一直在旁微笑着观看,偶尔还抱起某个胆大的孩子逗弄一下,询问百姓的生活情况,显得无比亲民。他还特意强调:“此非一时之策,乃国之常策!日后只需按籍册记录,至各郡县‘保婴官’处,便可按时领取!若有官吏胆敢克扣、拖延,尔等可直接向御史台,甚至向丞相府告发!查实严惩不贷!”
这番话,更是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整个长安,并迅速向周边州县扩散。丞相亲自在西市发“生子奖”的故事,成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谈资,其效果远超任何官方文书。人们对新政的信任度瞬间飙升。
长安试点,大获成功。
随后数月,在丞相府的强力推动和“长安样板”的示范效应下,人口激励政策在长安及京畿地区迅速铺开。登记新生儿数量明显增加,虽然暂时还看不到人口爆发式增长,但敢于生养、愿意生养的氛围已经开始形成。
推广全国,铁面巡按
见时机成熟,诸葛亮决定将新政推向全国。他将重任交给了办事极其稳妥、原则性极强的董允。
“休昭,长安之事,你已熟知流程。现命你总领全国人口新政推行之事,协调各州郡,设立‘保婴官’衙署,督导钱粮发放,定期向丞相府禀报进度。”
“臣,遵旨!”董允深知此事关乎国本,郑重接令。
然而,诸葛亮深知地方官吏的积弊和政策的“执行难”。再好经,也怕歪嘴和尚。必须有一个铁面无私、能震慑宵小的人,去监督全国的执行情况。
他想到了一个绝佳人选——吕乂。吕乂在历史上以清廉、刚正、治理能力强着称,曾任巴西太守,皆有政声,尤其擅长处理政务、核查账目,性格严峻,不徇私情。
“即刻召唤巴西太守吕乂入长安!”“诸葛亮”下令。
吕乂很快赶到。诸葛亮亲自接见,委以重任:“季阳,现加你为‘巡按御史’,持节,巡狩各州!专司督查‘人口新政’执行情况!你所至之处,可彻查府库账册,可询问乡里百姓,若发现胆敢阳奉阴违、克扣奖助、乃至虚报冒领之官吏,无论品级高低,可先斩后奏!我要这新政的每一粒粮、每一尺布,都实实在在发到百姓手中!”
吕乂闻言,神色凛然,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种肃清吏治、造福百姓的事,正合他的脾性。“臣,吕乂,领旨!必不负丞相重托,若有一丝一毫未落到实处,请斩臣头!”
很快,以铁面无私着称的吕乂,带着一支精干的稽查队伍,离开了长安,开始巡行天下。所到之处,地方官员无不凛然,新政的推行阻力大减,效率大增。
董允搞建设,吕乂当监工,完美组合!这下应该稳了。唉,当丞相真不容易,又得当cEo又得当hR,还得操心发奶粉……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几十年后能看到人口爆炸吧。
丞相府内,诸葛亮看着各地陆续报来的、开始缓慢攀升的新生儿登记数字,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项或许是这个时代最宏大的社会工程,已经成功地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目光又落在了另一份关于“鼓励寡妇再嫁与社会观念变革可行性报告”的竹简上,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啧……这个问题,好像比发钱发粮难搞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