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南线烽烟:宛洛鏖兵(1/2)
当徐庶的指尖划过宛城西南的清水支流时,关平突然一把攥住他的手腕:“军师且慢,这条水道……莫非是想重演光武旧事?”帐外忽然传来刘封孟达同时请命的吼声:那对冤家的膝盖将地面砸出两道深坑。
---
荆州,江陵城。
“大将军!淮南战报到!”传令兵飞奔入府。
已成长为蜀汉军方第一人的关平,接过战报,迅速览毕,文钦反叛,淮南大乱,陆逊、张苞水陆齐发,看着这一条条的消息,关平丹凤眼中精光爆射,与他父亲关羽几乎一模一样。他猛地转身,看向一旁须发已显花白、但目光依旧睿智的徐庶:“军师!时机已到!发兵!”
“然!”徐庶重重点头,“即刻传令各郡县:启动一级预备役征召!按丞相新制,凡在册预备役,十五日内,至指定大营集结,领取兵甲,逾期不至者,严惩不贷!”
命令如疾风般传遍荆州。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无数正在田间劳作、在作坊做工、在市井经商的原荆州、东吴籍的青壮年,在看到征召令后,迅速交代家事,告别亲人,有序地前往各地武库和军营报到!他们并非新兵,大多经历过基础军事训练,此刻重披战甲,握起熟悉的兵器,迅速以原建制重新集结,效率之高,远超传统募兵!
短短十余日,关平、徐庶便在襄阳、江陵等地,集结起一支高达十五万人的水陆大军!其中预备役转常备军者占十之七八!粮草军械早已通过发达的内河运输网络,提前囤积完毕。
“升帐!点将!”关平一声令下,帅旗高扬。
徐庶轻抚长须,目光锐利:“宛城乃南阳郡治,北通洛阳,南蔽荆襄,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拿下宛城,便可与丞相主力遥相呼应,令魏国腹背受敌。”
正当徐庶与关平商讨战事时,厅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两名将领未经通传便闯入厅内,噗通一声,双双跪倒在地!
众人一看,竟是刘封与孟达!
孟达请缨:“末将深知东三郡地理民俗,愿领一军,出子午谷,东取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我大军侧翼屏障,并威胁魏国魏兴郡,牵制洛阳以西魏军!”
刘封也紧接着接口道:“昔日东三郡从我二人手中丢失,致使荆州侧翼暴露,此乃我二人毕生之耻,日夜煎熬!今闻陛下不念旧恶,更封我为上庸王,此恩重于泰山!恳请大将军、军师予我二人戴罪立功之机,必拼死夺回东三郡,以报陛下天恩,雪我前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