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242章 南线烽烟:宛洛鏖兵

第242章 南线烽烟:宛洛鏖兵(2/2)

目录

如今的刘封,早已非昔日那个心胸狭隘、怨天尤人之辈,加上刘备驾崩前与诸葛亮的调解,已让他脱胎换骨,只思报效。孟达亦是如此。他二人主动请缨,情真意切,目光坚定。

关平准其所请:“好!便予你二人精兵两万,即日出兵,攻打东三郡!切记,稳扎稳打,收复失地即可,不可贪功冒进!若再有何闪失……”

“末将提头来见!”刘封、孟达齐声应道,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战意与决心。

安排完东三郡方向,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硬骨头——宛城。

徐庶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宛城周边山水划过,沉声道:“宛城城高池深,守将夏侯儒并非庸才,且城内粮草充足,强攻恐伤亡惨重,迁延时日。”

他手指停在宛城西南方向:“诸位可知,光武皇帝当年亦曾久攻宛城不下?”

关平眼神一亮:“军师是指……‘水淹宛城’之策?”他熟读史书,立刻想到了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

“非也。”徐庶摇头,“光武围宛城数月,最终破城,并非全靠水攻,实乃攻心为上,困守为辅之策。”他详细分析道:“其一,光武围城而不猛攻,断其外援,耗其粮草,挫其锐气。其二,遣使招降,分化守军。其三,也是关键——其时宛城旁有清水支流,光武曾堰塞河水,虽未直接水淹,却也对守军心理造成巨大压力,更显其志在必得之决心。”

徐庶的手指在地图上宛城西北和东南几个点重重点下:“我意:可效仿光武旧智,并结合当下形势,行‘长围缓攻,伺机而动’之策!”

最后,徐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此外,我欲遣一军,效光武故事,于宛城上游清水处,修筑土坝,蓄积河水!不必真的掘堤水淹,但需大张旗鼓,让城内守军日日可见我军在拦河筑坝!此乃攻心之计,让其军民时刻恐惧水患将至,加剧其恐慌!”

“妙啊!”关平抚掌赞叹,“军师此计,虚实结合!围而不死,予其生路,反而能瓦解其死战之心;筑坝蓄水,施加心理压力!再加上刘封、孟达将军若能迅速克复东三郡,则宛城彻底成为孤城,夏侯儒除非想玉石俱焚,否则唯有投降或突围一途!”

“正是此理!”徐庶点头,“一旦其军心溃散,或选择从西门突围,我便可在野战中伏击歼灭之!或城内生变,献城投降!如此,方可最小代价,取下这座坚城!”

战略已定,荆州这台战争机器也随之高效运转起来。刘封、孟达怀着雪耻之心,率先领兵扑向东三郡。而关平、徐庶则率领主力,浩浩荡荡,北出襄阳,直逼宛城,一场融合了历史智慧与当下形势的经典围城战,即将在中原大地拉开序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