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武侯之绝笔(1/2)
并州,晋阳。昔日匈奴刘渊曾据此称雄的北方重镇,如今已插上了季汉的赤旗。然而,城中气氛却并非全然的胜利喜悦,反而透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绷。
丞相行辕内,诸葛亮屏退左右,独自站在巨大的舆图前。地图上,代表季汉兵力的红色箭头已深深嵌入并州腹地,直指晋阳,而他所在的这个点,却像一颗孤悬的棋子,远离后方,前方面对着太行山险峻的褶皱——壶关天险,以及更远处,隐约可见的、来自邺城和河北方向的魏军威胁。
案头,一份最新的“天眼”密报静静躺着。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记录了洛阳城内一些细微的异动:部分中低级官员家眷的悄然离去,某些府库物资的非正常调运,以及太傅府访客虽众,司马懿本人却已多日未曾公开露面……这些碎片,在旁人看来或许只是战争时期的寻常混乱,但落在诸葛亮眼中,却拼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司马懿,或在准备放弃洛阳!
诸葛亮望向远方:“仲达,你终究还是忍不住了,那就让我们再做最后一场较量吧!”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转身,从暗格中取出一封早已写就、火漆封缄的信函。
“传姜维、邓艾。”
片刻后,两位他最倚重的年轻将领步入帐中。姜维英气勃勃,邓艾沉稳干练,皆是季汉未来的栋梁。
“伯约,士载,”诸葛亮将信函郑重地递到姜维手中,“你二人,即刻动身,离开晋阳,以最快速度返回潼关,将此信面呈陛下,需陛下亲启。”
姜维和邓艾皆是一愣。眼下正是并州战事吃紧,急需大将坐镇之时,为何要他们两位核心将领同时离开,去送一封信?
姜维忍不住开口:“丞相,如今我军虽下晋阳,然壶关未克,魏军钟会、羊祜部动向不明,态势未稳。此时让我与士载同时回返,仅为一封书信?是否……”
诸葛亮抬手止住了他的疑问,目光深邃而平静:“此信关乎此战胜负,关乎大汉国运,非比寻常。信中之事,需你二人从旁协助陛下,方可竟全功。寻常信使,难当此任。”
他看着这两位他倾注心血培养的弟子,语气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既有期许,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诀别之意:“伯约,士载……大汉的未来,要看你们了。”
姜维与邓艾对视一眼,虽仍不解其深意,但见丞相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心中凛然,不再多问,齐声应道:“末将领命!必不辱使命!”
邓艾心思缜密,补充道:“丞相,我二人离去,并州军务……”
“自有安排,你等速去。”诸葛亮挥了挥手,转过身,再次面向舆图,不再多言。
姜维、邓艾不敢耽搁,怀揣着那封重若千钧的信函,带着满腹疑团,连夜离开了晋阳,策马直奔潼关方向。
数日后,潼关。
刘禅接到姜维、邓艾星夜送来的丞相亲笔信,心中诧异。他展开信笺,那熟悉的、力透纸背的笔迹映入眼帘。
陛下亲启:
臣亮,于并州寒夜,遥拜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