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349章 武侯之绝笔

第349章 武侯之绝笔(2/2)

目录

陛下,臣老矣。虽躯壳尚存先帝所赐之精力,然臣自知,与天争命,终有尽时。先帝于乱世中识臣于草庐,四顾之恩,托孤之重,言犹在耳,每每思之,涕泪横流,夜不能寐。臣这一生,幸得遇先帝,得遇陛下,得以施展平生所学,纵九死亦无悔也。陛下自继位以来,勤勉政事,多有革新,臣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昔日雏凤,今已振翅,此乃大汉之福,万民之幸。

今,天下之势,已至最关键之转折。我军虽连战连捷,据半壁江山,但曹魏雄据中原甚久,根基犹在。司马懿老谋深算,用兵如神,更仿制‘霹雳营’之器,实乃我大汉心腹之患。洛阳、邺城,皆天下坚城,若司马懿据城死守,纵我举国之力,恐亦难短期攻克。迁延日久,国力消耗,胜负难料。臣……实无十足把握,于有生之年,助陛下完成一统大业,此臣日夜锥心之痛也。”

“故,臣行险一着,弃壶关坦途,绕行太行,袭取晋阳。此举看似孤军深入,补给艰难,实乃臣以自身为饵,诱使司马懿来攻!”

“臣深知,以司马懿之能,必能窥破我军补给线脆弱之弊。若其欲扭转战局,最佳之策,便是集结河北、并州之精锐野战兵力,合围臣于晋阳!若能歼臣与此偏师,则大汉如断一臂,士气必然受挫,其甚至可趁势反扑,收复失地。此诱惑,司马懿难以抗拒!”

刘禅看到这里,倒吸一口凉气,他终于明白了丞相的良苦用心,也明白了那封信为何要让姜维、邓艾亲自送来!这是要将整个季汉的国运,将他自己的性命,都压在了这场惊天赌局上!

“今,据‘天眼’所探,洛阳异动频生,官员家眷暗徙,物资非常调运。臣料,此乃司马懿欲弃洛阳,迁都邺城之兆!此正天赐良机也!”

“陛下!当司马懿注意力被臣吸引于并州之时,其洛阳守备必然空虚,军心必然浮动!臣在此信中恳请陛下:

一、速攻洛阳,雷霆万钧!

命魏延将军,不惜代价,猛攻函谷关!命陆逊、关平,全力突破虎牢关及许昌方向!三路大军,务必以最快速度,兵临洛阳城下!不得有片刻延误!此刻司马懿之注意力尽在臣身,洛阳防守必是其最薄弱之时!

二、明察秋毫,慎入危城!

陛下,司马懿非庸碌之辈。他若甘愿放弃洛阳,城内必有极其恶毒之后手!臣料定,其‘雷火营’之器械,必不会轻易带走,或用于城防,或藏于城内要害之处,欲诱我大军入城后,予以重创!甚至……或有焚城之险!大军围城后,切不可急于入城!务必多遣精锐斥候、军中巧匠,先行潜入,细细查探,疏散城中无辜百姓,排除所有火患、陷阱、爆炸之物!待确认城内安全,大军方可进驻。宁可慢一日,不可冒失一步,致将士与百姓于死地!

三、一旦洛阳克复,大局已定!陛下当即刻命我大汉水军,沿黄河而上,运送陆逊、关平、魏延等部主力,迅速渡过黄河!与陛下亲率之潼关大军会师,北上进入河内郡,沿太行山东麓,直插围攻臣之魏军背后!

届时,臣在并州,依托八阵图与山川之险,必死死拖住钟会、羊祜等魏军主力。待陛下大军从其背后杀到,我等内外夹击,必可一举荡平魏国最后之野战精锐!此战若成,则司马懿臂膀尽断,河北震动,邺城指日可下!天下一统,在此一举!”

陛下,此计虽险,然亦是唯一可速定乾坤之策。臣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臣在,则并州防线在,魏军主力便脱身不得。臣已做万全准备,陛下无需为臣担忧。望陛下善保龙体,振奋精神,统领全局。

臣,或许看不到大汉旗帜插满九州的那一天了。但臣相信,陛下必能带领大汉,走向比臣所能想象的,更加辉煌的未来。自迁都长安以来,陛下之诸多新政,见识卓越,魄力非凡,已显明主之姿。往后朝中大小政事,陛下可自行决断,多听蒋琬、费祎、董允等忠良之谏言,亦望陛下能继续信任并重用伯约、士载等年轻才俊,他们是大汉未来的栋梁。

信的最后,笔迹依旧沉稳,却仿佛带着无尽的牵挂与期望。

刘禅读罢,早已泪流满面。他紧紧攥着信纸,仿佛能感受到丞相写下这些字句时,那平静面容下汹涌的决绝与忠诚。

“相父……”他喃喃道,声音哽咽。

他明白了,全都明白了。丞相不仅是在进行一场军事冒险,更是在为他这个皇帝铺平亲政的道路,是在用自己最后的力量,为他扫清最大的障碍。

一场围绕着诸葛亮惊天赌局的全线总攻,就此拉开序幕。而远在晋阳的诸葛亮,独立城头,遥望东南,他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他赌上的,是自己的性命,更是大汉的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