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汉之大将军(1/2)
就在刘禅与诸葛亮亲率的中路主力浩浩荡荡逼向壶关,陆逊指挥的东路军在邺城以南与司马师主力展开激烈对峙,成功将魏国绝大部分注意力吸引至太行山南麓与漳水之滨时,那支被寄予厚望的奇兵——由大将军关平统率的北路水陆大军,也已悄然完成了最后的集结。
时值公元248年夏末,海风已带凛冽寒意。庞大的舰队云集于广陵(今江苏扬州)至盐渎(今江苏盐城)之间的沿海港湾。旌旗蔽空,舳舻千里。这其中,既有继承自江东的各类艨艟、斗舰、楼船,更有季汉一统南方后,汇集能工巧匠,于江陵、夏口、番禺等地建造的改良巨舰。最大的楼船高逾十丈,分设五层,可载士卒近千,俨然是移动的水上堡垒。船首多以龙、虎、蛟为饰,狰狞威武,映衬着赤红色的“汉”字旌旗,在阴沉的海天之间,显得格外夺目。
关平立于旗舰“镇海”号的船楼之上,他年已七旬,须发皆白,但身躯依旧挺拔如松,穿着特制的玄色水战甲胄,目光锐利如昔,凝视着北方那迷雾笼罩的海域。海风拂动他花白的须发,也带来了远方战场的气息。
“大将军,各部已集结完毕,粮草辎重皆已装船,只等号令!”副将丁奉上前禀报,声若洪钟。
关平微微颔首,没有立刻下令。他的目光扫过麾下诸将:老而弥辣的朱然、沉稳干练的关兴、勇猛依旧的丁奉,以及一众正值壮年、渴求战功的中层将领。
“诸位,”关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久经沙场的威严和不容置疑的决心,“陛下与丞相于壶关鏖战,陆大将军于邺城牵制敌酋。吾等之任,乃行此千里奔袭,直插敌后!此战,关乎国运,关乎能否早日终结这乱世!海路艰险,敌情不明,然,吾等身后,是大汉的万里海疆,是陛下的殷殷期望,更是先父辈未竟之志!”
他提到“先父”二字时,声音略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追忆与痛楚,但随即被更强烈的战意取代:“传令下去,明日寅时,扬帆起航!目标——碣石!”
“末将领命!”众将轰然应诺。
次日,黎明前的黑暗中,伴随着低沉悠长的号角声,庞大的舰队如同苏醒的深海巨兽,依次驶出港湾,劈波斩浪,向着北方,向着那片决定魏国命运的海岸线,义无反顾地进发。
舰队航行并非一帆风顺。夏末的渤海,风浪莫测。巨大的舰只在波峰浪谷间起伏,考验着水手的技艺与士卒的耐力。关平久经水战,早有准备,舰队采取稳妥的沿岸航线,避开深海巨浪,同时派出大量快艇前出侦查,警戒可能出现的魏军水师。
此时的魏国,精锐尽集于太行一线与邺城周边,对漫长的海岸线防御,尤其是认为相对安全的渤海西北岸,兵力堪称薄弱。驻守章武、碣石一带的魏将,乃是王经。王经并非无能之辈,以忠勇着称,但此刻他手中兵力有限,水军战船更是老旧不堪,与季汉这支倾国之力打造的远洋舰队相比,无异于萤火之于皓月。
然而,王经深知此地重要性。若让汉军成功登陆,则幽州门户洞开,邺城将腹背受敌。他尽其所能,在可能登陆的滩涂设置障碍,广布烽燧,并亲率麾下所有能机动的部队,沿海岸巡防,企图阻止汉军靠岸。
关平舰队抵达碣石以南海域时,王经的预警系统已然生效。魏军点燃了烽火,浓烟直冲云霄。王经集结了手中所有的战船,约百余艘,大多是小型走舸、艨艟,试图凭借对水文地理的熟悉,在近岸浅水区与汉军周旋。
“报!大将军,前方发现魏军船队,规模不大,但依托岸边礁石浅滩,试图阻我登陆!”斥候飞报。
关平登上船楼最高处,眺望敌阵。只见魏军小船如同水蚊,在复杂的水域中穿梭,试图以火攻、弓弩骚扰汉军大舰。
“螳臂当车。”关平冷哼一声,随即下令,“命朱然率‘飞云’、‘逐浪’两支舰队,以楼船居前,强弓硬弩覆盖,清扫魏军小船!丁奉率‘陷阵’营艨艟,寻隙突进,焚毁其沿岸工事!关兴率‘先锋’营,准备登陆舟艇,待水路一清,即刻抢滩登陆,建立营寨!”
命令迅速传达。季汉水军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高大的楼船如同移动城堡,巨大的拍竿投出石块,将敢于靠近的魏船砸得粉碎;密集的箭雨如同飞蝗,覆盖了魏军可能藏身的礁石区域;装备了改良“猛火油柜”的艨艟,喷射出粘稠的火焰,点燃了魏军设置在滩头的鹿角、拒马。
王经虽奋力抵抗,甚至亲自乘小舟督战,但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一切努力都显得徒劳。魏军水师很快被击溃,残存船只四散逃窜。沿岸防御工事也在大火和汉军的精准打击下化为乌有。
关兴身先士卒,率领登陆部队,乘着无数小船,如同潮水般涌上海滩。魏军岸防部队在汉军精锐的猛攻下,节节败退。经过大半日的激战,汉军成功在碣石以西的一处开阔海滩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并迅速向纵深推进,连破数座魏军烽燧哨卡。
王经见大势已去,只能收拢残兵,退守肥如(今河北卢龙北)城,同时向邺城的司马师和幽州刺史发出最紧急的求救信号。
关平成功踏上了幽州的土地。此战,汉军水陆并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粉碎了魏军在渤海沿岸的防御,打开了通往幽州腹地的门户。
然而,就在捷报传回,全军士气大振,准备向肥如、乃至蓟城(今北京)进军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
或许是年事已高,或许是跨海航行劳顿,加之登陆作战时亲临前线,受了风寒,在攻占滩头营地的当晚,大将军关平突然病倒,高烧不退,随即陷入昏迷!
消息传出,全军震惊!主帅病危,对于一支深入敌境、肩负奇袭重任的军队而言,不啻于晴天霹雳。朱然、关兴、丁奉等将领心急如焚,连夜召集随军医官会诊。医官们诊断后,皆是面色沉重,摇头叹息。
“诸位将军……大将军年事已高,此番劳累过度,邪风入体,已侵及脏腑……此乃……此乃元气大耗之症,非寻常药石可速效……只能尽力维持,看天意了……”为首的医官颤声禀报,话语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关兴闻言,如遭雷击,扑到兄长榻前,看着那张与自己有几分相似、此刻却苍白如纸、呼吸微弱的熟悉面孔,泪水瞬间涌出。朱然、丁奉等老将亦是扼腕叹息,悲痛不已。进攻计划被迫暂停,全军转入戒备状态,等待主帅的转机。
昏迷两日后,关平竟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虽然气息微弱,脸色依旧很差,但眼神却恢复了几分清明。他醒来第一件事,便是询问军情。
得知大军已暂停进攻,固守滩头营地后,他沉默片刻,竟挣扎着要坐起来。
“大哥!不可!您需要静养!”关兴连忙按住他。
“扶我……起来……”关平的声音虚弱却坚定,“我要……去看看……看看我们的船,我们的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