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并州突变(2/2)
陈泰迅速率领两万步骑混合部队,离开壶关,向西迎击。他选择了壶关以西约四十里处,一个名为“石梁陉”的险要地段布防。此地两侧山势陡峭,中间通道狭窄,浊漳水穿流而过,易守难攻。陈泰依托山势,挖掘壕沟,设置鹿角拒马,构筑了一道坚固的临时防线。
当邓艾的五千铁骑疾驰至石梁陉时,看到的便是陈泰严阵以待的营垒。
“魏军……果然来了。”邓艾勒住战马,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魏军阵地。对方占据了地利,兵力四倍于己,且以逸待劳。强行冲阵,无疑是自杀。
“将军,怎么办?”赵统问道,他麾下的铁骑虽然精锐,但面对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绝对优势的兵力,也感到了压力。
邓艾沉吟片刻,冷笑道:“陈泰善守,欲在此拖住我军,等待壶关正面分出胜负,或邺城援军。我偏不让他如愿!”
他下令:“全军后退五里,择地扎营。多布疑兵,广插旗帜,做出大军云集、准备长期对峙的假象!”
就在邓艾与陈泰在石梁陉对峙的同时,壶关正面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刘禅与诸葛亮在得知邓艾攻陷晋阳并率铁骑东出的消息后,深知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诸葛亮立即调整部署,下令对壶关发动前所未有的猛攻!
“传令!所有霹雳营器械,不计损耗,全力轰击壶关正面城墙!文鸯、姜维,轮番率精锐步卒,日夜不停,强攻登城!务必让钟会感受到最大的压力,使其无法分兵支援邓艾方向!”
汉军的攻势陡然提升了数个等级!巨大的石块和燃烧的火罐如同暴雨般倾泻在壶关关墙上,爆炸声震耳欲聋。文鸯、姜维等将领身先士卒,冒着如雨的箭矢和滚木擂石,指挥士卒扛着云梯,疯狂地冲击关墙。关前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大地,连浊漳水都为之变色。
钟会站在关楼上,亲自督战。他看着下方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汉军,听着震天的喊杀声和爆炸声,脸色铁青。汉军的决心和力度远超他的预期。他手中兵力本就被陈泰带走两万,如今面对汉军不计代价的猛攻,守军伤亡急剧增加,雷火营的器械也因连续发射而损坏严重,防线已是岌岌可危。
“顶住!都给本督顶住!”钟会嘶声怒吼,斩杀了几名退缩的士卒,“陈泰将军正在阻击邓艾,只要我们守住壶关,胜利就属于大魏!”
然而,军心的动摇,并非靠杀戮就能完全制止。晋阳失守的消息早已在守军中传开,后路被断的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
石梁陉前线,邓艾与陈泰对峙了两日。他白天派小股部队佯攻骚扰,夜里则鼓噪呐喊,做出夜袭的架势,搅得魏军不得安宁,精神高度紧张。
第三日夜里,邓艾召集赵统等将领。
“陈泰注意力已被我牢牢吸引在此。”邓艾指着地图上石梁陉北侧一片连绵的山丘,“我观此地,山势虽险,然有小路可绕至陈泰侧后。赵将军!”
“末将在!”
“命你率两千最精锐的铁骑,人衔枚,马裹蹄,由本地向导带领,连夜从此小路迂回!待明日拂晓,听到我军正面鼓声为号,从侧后方猛冲陈泰大营!”
“其余兵马,随我明日拂晓,从正面发起强攻!虽兵力悬殊,亦要打出气势,吸引陈泰主力!”
赵统领命,当夜便率两千铁骑,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幕之中。
翌日拂晓,邓艾营地战鼓震天!剩余的三千汉军骑兵,在邓艾亲自率领下,如同决堤洪水,向着陈泰的防线发起了悲壮的正面冲锋!箭矢如雨,双方骑兵在狭窄的通道内猛烈碰撞,刀光剑影,人喊马嘶,战况惨烈至极!
陈泰果然将主力调至正面,全力阻击邓艾。他相信,只要挡住邓艾的正面进攻,凭借兵力优势,足以耗死这支孤军深入的汉军。
然而,就在战况最激烈、魏军注意力被正面完全吸引之时,在陈泰大营的侧后方,突然响起了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和震天的喊杀声!
“杀!杀!杀!”
赵统率领的两千铁骑,如同神兵天降,从山丘后猛地冲杀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突入了魏军防守薄弱的侧翼和后勤营地!
“后方有伏兵!”
“汉军绕过来了!”
魏军瞬间大乱!正面承受邓艾猛攻,侧后方又遭突袭,阵型顷刻崩溃!陈泰虽竭力弹压,但败局已定。
“撤!撤回壶关!”陈泰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撤退。两万魏军,在邓艾和赵统的前后夹击下,死伤惨重,溃不成军,丢弃了大量辎重器械,狼狈逃向壶关。
邓艾与赵统胜利会师,虽自身亦有损失,但一举击溃陈泰,打开了通往壶关背后的通道!
消息传回壶关,守军更是人心惶惶。钟会闻听陈泰兵败,通往邺城的后路几乎被切断,知道壶关已成真正意义上的孤城,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了。他站在关墙上,望着南方依旧攻势如潮的汉军大营,以及西方隐约可见的邓艾军旗帜,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壶关,这座河北的西门户,在季汉军队内外交攻、水陆并进的巨大压力下,已然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统一的曙光,终于穿透了太行山的重重迷雾,照亮了古老的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