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穿越大靖闺蜜竟成我娘亲 > 第2章 晨堂闻风议

第2章 晨堂闻风议(1/2)

目录

晨雾还没散透,沈府前厅的铜炉就燃了线香,淡淡的檀香混着窗缝漏进来的风,落在沈修刚展开的公文上。他指尖捏着墨笔,正要在“粮仓核查清单”上签字,院外突然传来马蹄声,阿福的声音紧跟着闯进来:“大人!大皇子府的人来了,说有要事请您即刻过去!”

沈修笔锋一顿,墨汁在纸上晕开一小团黑。他抬头看向门外,晨光里隐约能看到大皇子府侍卫的青色袍角——那是东宫专属的靛青,绣着暗纹云鹤,寻常时候绝不会这般急匆匆上门。沈修心里犯疑,大皇子向来专注朝堂吏治,连后宫的事都极少沾手,今日这般急着找他,十有八九和四皇子脱不了干系。

“知道了。”沈修放下笔,起身理了理衣袍,又叮嘱进来送茶的林砚,“你回屋歇着,廊下风大,别总站着。我去去就回,早膳等我回来一起用。”

林砚握着茶盏的手顿了顿,指尖轻轻蹭过杯沿的缠枝纹——那是她未出阁时绣的旧物,如今带着掌心的温度,竟也暖了几分。“要不要让沅儿跟你去?她药箱里总备着应急的针剂,万一有急事也能搭把手。”

“不用。”沈修伸手替她拢了拢披风的领口,目光扫过她腰间松快的缎带,那是特意放宽的尺寸,怕勒着尚未显怀的小腹,“大皇子府侍卫在外等着,瞧着是私事商议,带沅儿去反倒显得生分。你在家好好养着,我尽快回来。”

沈清沅这时正从厨房端着安胎粥过来,白瓷碗里飘着几粒红枣,粥面泛着细腻的光泽。听到对话,她把粥碗轻轻放在林砚面前的食盒里,凑到沈修身边压低声音:“爹,若是大皇子问起四皇子的事,你别把破庙玉佩和西域马车的线索全说出来。咱们现在只有零碎证据,防着他借咱们的口去皇上跟前邀功,反倒打草惊蛇。”

沈修指尖在她发顶轻轻按了按,眼里带着几分赞许:“放心,你爹还没这么糊涂。”

跟着侍卫往大皇子府去的路上,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发出规律的“咯吱”声。沈修掀开车帘一角,看向窗外——街角的香料摊前围了不少人,几个穿西域服饰的商人正忙着称重,他们头上裹着深色头巾,腰间挂着的菱形香囊晃来晃去,边角绣着的“沙”字在晨光里格外扎眼。那香囊的针脚和破庙找到的玉佩穗子如出一辙,沈修心里记着,打算回来后让阿福再去查查这些商人的铺货范围。

到大皇子府时,前厅已经坐了三两个官员,都是朝中偏向大皇子的老臣,个个面色凝重。大皇子坐在主位上,身上穿的不是常日的朝服,而是件素色锦袍,袖口沾着点墨渍,像是刚从书案前过来。见沈修进来,他立刻起身迎了两步,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急切:“沈大人来了,快坐。今日急着找你,是有件事要跟你商议。”

沈修坐下,接过侍女递来的热茶,茶盏是官窑的白瓷,触手温热。他没绕弯子,直接问:“殿下是为四皇子在静安寺的事来的?”

大皇子愣了愣,随即苦笑一声,手指在茶盏沿上划了个圈:“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沈大人。昨日皇后娘娘私下找我,说四皇子在静安寺并非真心祈福,日日借着抄经的由头往后山跑,还和些来路不明的人来往,甚至偷偷往寺里运大箱子,怕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皇后娘娘也知道?”沈修有些意外。皇后向来不管前朝党争,只专注打理后宫,连大皇子与四皇子的明争暗斗都极少置喙,今日竟会主动提起这事,想必是查到了要紧东西。

“嗯。”大皇子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指尖泛白,“娘娘说,前几日宫里采买香料,御膳房的太监发现西域商人送来的货里,混了些能致人昏迷的迷迭香——那香料本是要给太后寿宴用的,若是出了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更要紧的是,那些香料,恰好是四皇子府的人先经手过的。娘娘怕他在宫里搞事,又怕贸然惊动皇上,让事情更难收场,只能让我私下找你商议。”

沈修心里一沉,难怪张婶的孙子会犯喘疾,原来那些西域香料里真的掺了东西。他把查到的线索捡着重要的提了提:“我派人盯着四皇子,发现他每日午后都会去静安寺后山竹林,见过一个穿灰衣的人,那人手里的香囊,和今日街角西域商人挂的一模一样。另外,京郊破庙那边,上个月有辆黑马车往西域方向去了,车辙印和粮仓运粮车的一致,想必是偷运粮草给流沙部落的人。”

“粮草?”大皇子猛地拍了下桌子,茶杯里的茶水溅出来,落在锦袍下摆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竟敢偷运粮草给外敌?这是要通敌叛国!不行,得尽快把这事禀明皇上!”

“不可。”沈修连忙拦住他,声音压得低,“咱们现在只有线索,没有实据。四皇子是淑妃所生,皇上向来偏爱他,贸然禀明,他只需一句‘有人陷害’就能抵赖过去,反而会让他警惕起来,断了咱们后续的线索。不如先盯着静安寺后山,看看他藏的箱子里到底是什么,等拿到实据再动手不迟。”

大皇子深吸一口气,慢慢冷静下来,点了点头:“沈大人说得对,是我太急了。那接下来,就麻烦你多费心盯着,有什么消息立刻派人告诉我。”

从大皇子府出来,沈修没直接回府,而是绕去了三皇子府。三皇子向来不问政事,只爱摆弄花草,府里的花园比御花园还要精致几分。沈修找他,是想从侧面打听些宫里的消息——三皇子妃是皇后的亲侄女,说不定知道些皇后没说出口的内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