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晨堂闻风议(2/2)
三皇子府的花园里,三皇子正蹲在花坛边浇花,手里拿着个银水壶,小心翼翼地往月季根上浇。见沈修进来,他笑着直起身,把水壶递给身边的小厮:“沈大人怎么有空来我这儿?是不是沅儿又给我送新药了?”
“不是。”沈修跟着他坐在石凳上,石凳旁种着几株薄荷,清冽的香气扑面而来。他开门见山:“今日来,是想问问你,皇后娘娘最近是不是查到了四皇子的什么事?”
三皇子浇花的手顿了顿,叹了口气,伸手摘了朵开得正好的月季递给沈修,花瓣上还带着晨露:“还是瞒不过你。娘娘前几日让三皇子妃给我送了封信,说四皇子私下联系西域流沙部落,想借他们的力量争夺太子之位,还说三日后太后寿宴,四皇子可能会有动作。娘娘让我别掺和,也别声张,只让我提醒你多加小心,别被四皇子当枪使。”
“寿宴有动作?”沈修心里一紧,手指捏着月季花瓣,指尖传来细微的刺痛,“他想做什么?是想对太后动手,还是对皇上?”
“不清楚。”三皇子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娘娘没说具体的,只让我告诉你,寿宴上多盯着西域使者,还有四皇子府的侍从。对了,娘娘还说,三皇子妃最近总犯恶心,太医说是气血不足,寿宴可能不会去,让我也别去凑热闹,免得被波及。”
沈修接过月季,花瓣上的晨露滴落在手背上,凉丝丝的。他谢过三皇子,连忙往回赶——皇后特意提醒寿宴的事,想必四皇子的阴谋不小,说不定和之前查到的“雪玉髓”有关。路上马车跑得急,风从车窗灌进来,带着些微的暖意,沈修心里却沉甸甸的,满脑子都是寿宴可能出现的变数。
回到沈府时,早膳已经重新热过一遍,林砚正坐在桌边等着,面前的安胎粥还冒着热气。沈清沅在一旁给她剥酸梅,碟子里的酸梅是用蜂蜜腌过的,泛着琥珀色的光。见沈修回来,林砚连忙起身,伸手替他掸了掸衣袍上的灰尘:“怎么样?大皇子找你说什么了?”
沈修坐下,喝了口粥,把大皇子和三皇子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林砚听后,眉头皱得紧,手指下意识摸了摸小腹:“寿宴上有动作?那咱们得提前准备。沅儿,你把药箱里的解毒丸和提神的薄荷丸多备些,寿宴上鱼龙混杂,万一有人下毒或是用迷香,也能有个应对。”
沈清沅点头,把剥好的酸梅放在林砚碟子里:“我已经准备好了,还做了些能快速醒神的薄荷香囊,到时候给爹和娘都带在身上。对了,皇后娘娘既然知道四皇子的事,为什么不直接禀明皇上?反而要绕这么大个圈子找大皇子?”
“皇后是怕皇上动怒伤了龙体。”沈修放下粥碗,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而且四皇子是淑妃所生,皇上向来疼他,没有实打实的证据,皇上未必会信。皇后这么做,也是想稳妥些,等咱们拿到实据,再一起禀明皇上,免得落个‘兄弟相残’的名声。”
正说着,春桃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个折叠的纸条,跑得满脸通红:“大人,小姐,阿福来报,说西域商人今日往静安寺送了不少香料,还带着个半人高的大箱子,用黑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听说是要给四皇子送寿宴的贺礼!”
沈清沅接过纸条,上面是阿福潦草的字迹,还画了个箱子的大致模样,旁边标着“约三尺宽,五尺长”。她把纸条递给沈修,指尖有些发凉:“爹,这箱子里肯定有问题,说不定就是四皇子准备在寿宴上用的东西。咱们得想办法查查箱子里装的是什么,要是真藏着迷香或是别的害人东西,寿宴上就麻烦了。”
沈修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指尖在箱子的尺寸上划了划:“我让阿福去跟着,看看他们把箱子送到静安寺哪个地方。若是能趁他们卸货的时候,偷偷打开看看,最好不过。”他抬头看向林砚,眼神里带着安抚,“你别担心,阿福做事稳妥,不会出岔子。”
林砚点了点头,伸手握住沈修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来,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你们查案也要小心,别为了看箱子里的东西冒险。寿宴还有三日,咱们还有时间,慢慢来。”
沈修反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放心,我有分寸。”
午后的阳光渐渐升高,透过窗棂落在桌上的酸梅碟上,泛着淡淡的光泽。沈府的院子里,薄荷的清香随风飘来,混着屋里的药香,暖融融的。春桃已经去给阿福传信,沈清沅正坐在桌边整理药箱,把解毒丸和薄荷丸分门别类装好,林砚则靠在窗边的软椅上,手里拿着本诗词集,目光却落在窗外的石榴树上——那树是去年沈清沅亲手种的,如今已经抽出了新枝,绿油油的,透着生气。
风从窗外吹进来,掀起书页的一角,也吹来了远处街市的叫卖声。沈修看着妻女的模样,心里清楚,接下来的三日,注定不会平静。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同心,再加上大皇子和皇后的暗中相助,总能护住该护的人,查清该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