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分头寻踪(1/2)
东海孤城遗址的感应如同暗夜中的一缕萤火,短暂而清晰,却在六人准备动身深入探查时,骤然熄灭。紫霞以星辰之力反复推演,只得到一片更加混沌的天机迷雾;青瑶的生命感知中,那股奇异的生死交织之力也如潮水般退去,再无痕迹;连碧落风雷之力的那丝微弱共鸣,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像是被什么东西……强行隔绝了。”紫霞蹙眉,指尖萦绕的星辉明灭不定,反噬带来的预知错乱让她难以判断这是否又是一个虚假的指引,亦或是某种警告。
陆沉感受着体内魔气因刚才的感应而微微躁动,沉声道:“并非自然消散,有外力干预。”他镇守北境多年,对能量波动的异常变化极为敏感。
摆渡人传来的感应法门并未失效,但指向东海的那条“线”仿佛被利刃斩断。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刚刚看到一丝希望的六人心情再度沉入谷底。对方(无论是谁)能如此精准地干扰他们对“三生石影子”的感应,其实力与对因果的掌控,恐怕远超想象。
“调虎离山?还是打草惊蛇?”萧云透明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发出空洞的回响,“我们甫一感应到线索,便被立刻掐断。这说明,我们的行动,一直在对方的监视之下。甚至可能……这感应本身,就是对方故意泄露,引我们前往东海的饵料。”
此言一出,密室中气氛愈发凝重。若真如此,敌暗我明,他们每一步都可能落入算计。
就在众人疑窦丛生、进退维谷之际,一道传讯玉符穿透虚空,带着文华书院特有的清正文气,落在了萧云面前。玉符来自书院最深处的藏经阁,由一位常年看守古籍、几乎从不外出的老学正发出。讯息很短,却让萧云精神一振。
“萧山长,整理《万壑奇物志》残卷时,于夹层中发现一页疑似涉及‘三生石’的密语附录,年代极其古老,与正文笔迹迥异,或为后世高人补录,内容晦涩,指向三处绝险之地,事关重大,请速归一观。”
《万壑奇物志》是文华书院珍藏的一部上古奇书,收录了诸多洪荒异闻、秘境传说,但其书残缺不全,历来被视为真假难辨的志怪杂谈。此刻突然出现与三生石相关的线索,是巧合,还是又一重安排?
萧云立刻将讯息共享。众人商议后,认为即便可能是陷阱,这来自书院内部的线索也值得一探。相较于那虚无缥缈、已被切断的东海感应,这实体的古籍残卷至少是一个可以追查的起点。
半日后,江南文华书院,地下秘藏洞天。
洞天内灯火通明,书香与古老的灵气交织。须发皆白的老学正颤巍巍地捧出一片非金非玉、色泽暗沉的薄片,上面用某种早已失传的太古神文镌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字迹边缘有细微的能量涟漪荡漾,显然并非凡物。
“此物藏于《万壑奇物志》封皮夹层,若非近日书院阵法加固,灵气震荡导致封皮略有开裂,老夫亦难以察觉。”老学正语气中带着激动与敬畏。
萧云接过薄片,他虽因概念化而感知异于常人,但对这种蕴含古老信息的载体却有着独特的解读能力。指尖轻触,神念沉入,那些晦涩的神文如同活了过来,化为信息流涌入他的识海。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凝重。
“如何?”陆沉问道。
萧云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这并非三生石的确切位置图,更像是一份……‘资格试炼’的指引。上面提及,三生石乃因果之源,非大因果、大毅力、大智慧者不可触碰其影。欲寻其踪,需先通过三处绝地的考验,分别对应‘因果之重’、‘轮回之迷’、‘时空之险’。唯有通过考验,身上才会沾染足够强烈的‘因果印记’,才能在三生石影子显现时,与其产生共鸣,进而定位并接近。”
他顿了顿,指向薄片上浮现出的三幅模糊的地形虚影以及对应的神文注解:
“第一处,‘无涯苦海’,位于西海极西之地,传说乃众生业力汇聚之所,踏入者需承受自身因果业力的具象化冲击,对应‘因果之重’。”
“第二处,‘幻梦深渊’,藏于南疆百万大山地底,与九幽相接,是现实与梦境最混乱的交界,踏入者极易迷失于无尽轮回梦境,对应‘轮回之迷’。”
“第三处,‘寂灭星墟’,漂浮于九天之外,是上古星辰陨灭后形成的巨大废墟,时空结构极不稳定,遍布裂痕与陷阱,对应‘时空之险’。”
这三处绝地,无一不是三界闻之色变的禁忌之所,古籍中仅有零星记载,入者九死一生。即便是全盛时期的陆沉等人,孤身闯入也需万分谨慎,何况是如今状态极不稳定的他们。
“分头行动。”紫霞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冷静分析,“我们时间紧迫,若一起行动,逐一闯过三处绝地,不知要耗费多少光阴。且我们六人因果相连,若同入一地,引动的业力、幻境、时空乱流恐怕会叠加到无法想象的程度,风险更大。分头而行,虽力量分散,但目标明确,效率更高,也能避免因果连锁反应。”
这个提议极为大胆,也极为冒险。以他们目前各自的状态,单独闯入这等绝地,无异于刀尖跳舞。
“我同意。”陆沉沉声道,他看向众人,目光坚定,“这是我们目前唯一清晰的路径。畏首畏尾,只会坐以待毙。三处绝地,我们两人一组,相互照应。”
经过短暂而高效的商议,分组很快确定:
陆沉与紫霞,前往最是诡谲莫测、考验心志智慧的“幻梦深渊”。陆沉的坚韧与紫霞的推演,或可应对无尽轮回梦境。
青瑶与萧云,前往相对“温和”、但考验生命本质与意志的“无涯苦海”。青瑶的治愈之力与萧云的文心智慧,或可化解业力冲击。
碧落与墨离,前往最直接、最危险,考验绝对实力与应变能力的“寂灭星墟”。碧落的狂暴风雷与墨离的悍勇,正适合应对时空乱流与废墟中的未知危险。
“记住,”萧云郑重提醒,“此行首要目的,是通过考验,获取‘因果印记’,而非探索或征服绝地。一旦感觉无法承受,立刻退出,保全自身为重。我们必须在‘巡天者’降临前,稳住自身反噬。”
六人相视,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决然与信任。他们早已是生死与共的伙伴,纵使前路艰险,亦无所畏惧。
次日,文华书院顶层观星台。
清风拂过,带着离别的肃穆。没有过多的言语,三组人各自激活了早已准备好的远距离传送阵盘——这是集合六人与书院之力,根据古籍记载的模糊坐标,勉强构建的一次性定向传送阵,能否准确抵达绝地边缘,尚是未知之数。
“保重!”
“活着回来!”
“孤城再聚!”
光芒闪烁,空间扭曲。陆沉与紫霞的身影消失在通往南疆的流光中;青瑶与萧云被一片水蓝色的波纹吞没,指向西海极西;碧落与墨离则化作一道雷光,冲天而起,直奔九天之外。
观星台上,只剩下空荡荡的阵基和残留的能量波动。老学正望着天际,喃喃道:“劫数啊……但愿先贤遗泽,能护得他们周全……”
而就在六人离去后不久,观星台的阴影处,一阵极其细微的空间涟漪荡漾开来,一道若有若无的虚影浮现,注视着三人离去的方向,发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冷笑。
“棋子,终于落位了……三处绝地,三份养料……真是完美的实验场……”
西海之极,并非寻常意义上的海洋,而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由浑浊、粘稠的灰色液体构成的诡异水域。这里没有风,没有浪,甚至没有声音,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空气中弥漫着悲伤、悔恨、痛苦、绝望等各种负面情绪凝聚而成的业力气息,吸入口鼻,直侵神魂。这便是无涯苦海——众生业力汇聚沉淀之地。
青瑶与萧云从传送阵中踏出时,即便早有心理准备,仍被眼前景象和那股无处不在的业力压迫感震得心神摇曳。青瑶只觉得体内的生机与死寂之力冲突得更加剧烈,仿佛受到了某种牵引;而萧云则感到自身的概念化进程似乎在加速,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有些不真实。
苦海边缘,并非沙滩,而是某种类似琉璃的、光滑而冰冷的黑色物质,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海面上,隐约可见一些模糊的影子在沉浮,似人非人,似兽非兽,发出无声的哀嚎。
“古籍记载,欲渡苦海,需凝‘本心之舟’,承受业力冲刷而不沉,直至抵达海心处的‘业力礁石’,方能算通过考验。”萧云回忆着薄片上的信息,他的声音在这片死寂之地显得格外清晰。
“本心之舟……”青瑶闭上眼,尝试调动体内力量。然而,她的治愈仙力在此地受到了极大的压制,那股逆转的死寂之力反而活跃起来。几次尝试,凝聚出的光晕都迅速被灰色的业力侵蚀、瓦解。
萧云的情况同样不妙,他试图以文气构筑舟楫,但文气在此地仿佛失去了根基,变得涣散不堪,难以成型。
苦海的业力,似乎专门针对修行者的力量本源进行侵蚀和干扰。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青瑶忽然注意到,苦海边缘那些黑色琉璃般的地面上,零星生长着一些极其不起眼的、散发着微弱白色荧光的小草。这些小草的生机极其纯粹而顽强,竟能在如此浓郁的业力环境中存活。
“净业草?”青瑶脑海中闪过一个古老的名字,这是一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草,据说能净化业力,但早已绝迹。她小心翼翼地靠近一株,指尖触碰的瞬间,一股清凉平和的气息顺着手臂蔓延,竟然让她体内冲突的生机与死寂之力暂时缓和了一丝!
“或许……我们不需要用力量对抗业力。”青瑶眼中闪过明悟,“苦海考验的是承受因果业力,而非驱逐它。这些净业草,或许是此地的‘规则’之一,是给予闯关者的一线生机。”
她开始仔细收集这些稀少的净业草。萧云也明白了她的想法,帮忙寻找。净业草极其稀少,两人耗费了大半日功夫,才采集到不足百株。
青瑶以医道秘法,将这些净业草的精粹提炼出来,混合着自身一丝最本源的、未曾被逆转的生机之力,小心翼翼地编织成一条看似简陋、却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小舟。小舟成型刹那,周围的灰色业力仿佛遇到了克星,微微退散开来。
“成了!”青瑶脸色苍白,这番操作对她消耗极大。
两人踏上这叶“净业草舟”。草舟入海,并未沉没,而是稳稳地漂浮在粘稠的灰色海面上。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草舟前行,四周灰色的海水开始翻涌,无数业力凝聚的幻象扑面而来!
青瑶看到了自己当年为救萧云,不惜逆天而行,导致无数本可存活的天兵天将因她抉择而陨落的场景,那些阵亡将士的哀嚎与质问如同钢针扎入脑海;看到了因她治愈之力逆转,本可救活的凡人却在痛苦中死去的画面;看到了自己可能因因果反噬彻底堕入魔道,亲手伤害萧云与姐妹的未来碎片……种种愧疚、自责、恐惧的业力,如同潮水般冲击着她的心神。
萧云则看到了自己为追求智谋极致,冷眼旁观世间悲剧,逐渐失去人性的可能;看到了因自身概念化,最终彻底消散,忘记青瑶,忘记所有情感的虚无未来;看到了自己可能成为某种冰冷天道规则的化身,漠视三界众生疾苦的景象……孤独、迷茫、对消亡的恐惧,同样化作业力巨浪,要将他吞噬。
净业草舟发出的白光,如同风中之烛,在业力幻象的冲击下剧烈摇曳,范围不断缩小。青瑶紧守心神,不断将自身生机注入草舟,维持其不灭。萧云则盘膝坐下,以残存文心诵读圣贤篇章,试图稳定心神,对抗业力侵蚀。
这是一场意志与耐力的极限考验。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与煎熬。青瑶的嘴角再次溢出血丝,萧云的身体透明化程度似乎在加深。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两人几乎到达极限,净业草舟的光芒只剩薄薄一层,即将熄灭时,前方灰蒙蒙的海面上,终于出现了一点不同的颜色——一块巨大、嶙峋、散发着暗红色光芒的礁石。
业力礁石!
礁石之上,刻满了无数扭曲的符文,那是无数纪元以来,沉沦于此的生灵留下的最后印记。靠近礁石,业力的冲击达到了顶点。
青瑶咬破舌尖,喷出一口本命精血在草舟上,白光骤然一亮,奋力冲破了最后一段距离,抵达了礁石之下。
当两人踏上礁石的瞬间,周围无尽的业力幻象如同潮水般退去,那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也减轻了大半。礁石上传来一股灼热的能量,缓缓融入两人体内。
他们感到,自身那紊乱的因果线,似乎被这股能量稍稍熨帖了一些,虽然远未稳固,但那种时刻濒临崩溃的感觉减轻了少许。同时,灵魂深处,多了一道极其微弱、却无法磨灭的印记——那是通过“因果之重”考验的证明,“苦海印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