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荒村被卖女:握锄头砸烂重男轻女 > 第288章 休夫伏笔

第288章 休夫伏笔(1/2)

目录

喧嚣落定,红烛高燃。白日里那场惊世骇俗的婚礼所带来的震撼、争议、愤怒与赞叹,似乎都被隔绝在了这间布置得简单却温馨的新房之外。没有繁复的鸳鸯帐、百子被,屋内点缀的依旧是象征丰收的稻穗、棉桃,以及一匹质地莹润的“巾帼青”布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气,而非浓郁的脂粉香。

赵新阳已卸下白日那身“巾帼青”嫁衣,换上了一套同样是青色,但更为家常柔软的衣裙,未施粉黛,烛光映照下,面容清朗沉静,目光清澈如初雪消融后的溪流。陈启明也褪去了新郎袍服,着一身素色长衫,坐在桌旁,看着跳跃的烛火,神情间带着一丝历经波澜后的疲惫,更多的却是尘埃落定的安然,以及面对眼前人时,那抑制不住的温柔与欣喜。

“今日……委屈你了。”陈启明斟了两杯清茶,将其中一杯推至赵新阳面前,声音温和,带着些许歉意。他指的是白日里族老的刁难、父亲的沉默、母亲的忧虑,以及那最终气晕离场的祖父。

赵新阳接过茶杯,指尖感受着瓷壁传来的暖意,摇了摇头,唇角泛起一丝淡然的笑意:“何来委屈?拜我所敬之稼穑娘娘,立我心中之盟誓,闻我农社之壮曲,携我独立之田产。这一切,皆我所愿,甚至远超我所期。”她目光转向陈启明,带着审视,也带着坦诚,“倒是你,启明,面对如此惊涛骇浪,族中压力,世人非议,你可曾有一刻后悔?可觉得我……过于离经叛道,让你颜面尽失?”

这是她心头一直存有的疑虑。尽管陈启明始终站在她身边,用行动支持,但根植于世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彻底清除。

陈启明闻言,神色一正,放下茶杯,伸手握住赵新阳置于桌面的手,目光坚定,毫无闪躲:“新阳,若说全然未曾惶恐,那是欺人之谈。初见你立于祠堂主位,听闻你奏那《犁田曲》,得知那十亩股契存入联名柜时,我心中确有惊涛掠过。然,”他语气加重,握着她手的力道也紧了几分,“这惊涛并非源于后悔或觉得颜面有损,而是震撼于你与农社姐妹竟能做到如此地步!是欣喜于我陈启明所娶之女子,竟有这般魄力、智慧与担当!你所行之事,所立之规,或许离了某些人眼中的‘经’与‘道’,但却更近于我心之所向的‘理’与‘义’。与你并肩,直面这风雨,我心中唯有庆幸与……自豪。”

他话语真挚,眼神澄澈,赵新阳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与力量,心中最后一丝阴霾也随之散去。她反手握了握他,算是回应这份理解与支持。

室内陷入短暂的静谧,唯有红烛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温情在两人之间流淌,但这温情之中,却似乎还酝酿着更为深沉的东西。

片刻后,赵新阳轻轻抽回手,起身走至妆台前,从抽屉的底层取出一卷素帛。那素帛并非喜庆的红色,而是如同宣纸般的本色,边缘整齐,显然早已备好。她将素帛在桌面上缓缓铺开。

陈启明好奇望去,只见帛上书写的并非诗词歌赋,亦非柔情蜜语,而是一行行清晰工整的条款,格式严谨,用语精准,竟似一份……契约文书?标题赫然是五个浓墨写就的字——夫妻同心约。

“这是……?”陈启明面露疑惑。

赵新阳指尖轻点帛书,神色平静无波,声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启明,白日之婚仪,是向世人宣告我二人结合之新规。今夜,你我夫妻之间,亦需立下一约,明晰日后相处之界限,权责之归属,以免来日,因世事变迁,人心流转,而生怨怼,成怨偶。”

她略作停顿,目光如烛火般灼灼,直视陈启明:“此约之首条,亦是底线——夫妻双方,当互敬互爱,忠诚不贰。若他日,一方心志更改,尤其是男方,”她特意强调了这两字,“若行负心薄幸之举,或违今日‘同心垦人间’之誓,或纳妾蓄婢,或宠妾灭妻,或无故休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