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荒村被卖女:握锄头砸烂重男轻女 > 第317章 军酒定海

第317章 军酒定海(1/2)

目录

“巾帼烧”以其醇厚凛冽的口感与“一杯救万农”的义举之名,如同在沉闷的商界投下了一颗惊雷,其声浪迅速席卷了永昌府及周边州县。酒楼饭庄的订单络绎不绝,往来客商亦多以能饮用、赠送此酒为荣,仿佛杯中之物不仅关乎口味,更关乎品格的彰显。农社那简易的酒坊日夜炉火不熄,蒸腾的酒气混合着粟米的醇香,成了赵家屯新的标志性气息。收购农户粮食的款项一笔笔流出,如同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无数农户因此得以喘息,对巾帼农社的感激与信赖与日俱增。

然而,赵小满并未沉溺于眼前的成功。酒的销路虽好,但市场总有饱和之时,且民间消费受时节、经济影响波动较大。她深知,若要真正稳住阵脚,让这“以酒破冰”之策成为长久之计,必须为“巾帼烧”找到一个稳定而庞大的需求基石。

就在这时,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契机,伴随着熟悉的马蹄声到来了。

北疆镇夷军的百夫长雷猛,再次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赵家屯。这一次,他并非独自前来,身后还跟着一名军需官打扮的文吏。雷猛依旧是那副粗豪模样,人未至,声先到,震得酒坊的窗户纸嗡嗡作响:

“赵社长!你们这‘巾帼烧’的名头,可都传到我们军营里去了!弟兄们闻着味儿,馋虫都快从嗓子眼爬出来了!”

赵小满将他与军需官迎入理事堂。雷猛也不客套,大手一拍桌子,震得茶盏乱跳:“废话不多说!老子这次是代表前锋营,来跟你谈笔大买卖!你们这‘巾帼烧’,我们军营要了!”

那军需官在一旁补充道,语气颇为正式:“赵社长,贵社所酿‘巾帼烧’,经我等品尝及多方了解,其性烈醇正,驱寒解乏效果尤佳,且为纯粮酿造,品质可靠,甚合边军之用。我部欲先期订购一万坛,作为今冬军需配给。不知贵社产能可否跟上?价格几何?”

一万坛!

这个数字,让陪同在侧的王二婶、春草姐等人几乎窒息!这是农社成立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订单!足以将酒坊未来数月的产出吞噬殆尽,更能彻底解决粮食转化和资金回流的压力!

赵小满心中亦是一震,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她略一沉吟,开口道:“雷将军,军需官大人,承蒙边军弟兄们看得起,农社感激不尽。一万坛之数,虽极具挑战,但我农社上下必竭尽全力,确保按期、保质地交付!”

她话锋一转,继续道:“至于价格……‘巾帼烧’市面售价,因其含有救助农户之义,定价略高。但边军将士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农社感念于心,岂能按市价计算?每坛……按市价的七成结算,如何?”这个价格,农社仍有合理利润,却已充分表达了敬意与支持。

雷猛与军需官对视一眼,眼中皆有满意之色。军需官点头道:“赵社长深明大义,价格甚为公道。如此,便定下了!这是定金。”说着,取出一张官府的银票,数额不菲。

军酒订单,就此敲定。这如同一定海神针,彻底稳固了“巾帼烧”的市场地位,也解决了农社粮食转化的后顾之忧。

送走雷猛二人,整个农社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与干劲之中。酒坊立刻开始扩建,招募更多妇人学习酿酒技艺,日夜两班倒,确保军需供应。

然而,随着酿酒规模的急剧扩大,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大量的酒糟如何处理?酿酒后剩余的粟米酒糟,湿热粘稠,堆积如山,若处理不当,极易腐败发臭,污染环境,成为负担。

“这酒糟味道冲,猪倒是挺爱吃的。”一日,负责清理酒糟的妇人随口嘟囔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