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官皮偏袒(1/2)
水闸旁的血迹尚未干涸,死者的哀嚎与伤者的呻吟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这场突如其来的械斗,如同在干旱燥热的永昌县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不仅是泥沙,更是层层叠叠、盘根错节的矛盾与纷争。
消息很快惊动了官府。永昌县衙派来了负责治安的典史,以及主管本地民政、调解纠纷的里正——一位姓胡的中年文吏。胡里正带着几个衙役,皱着眉头勘察了现场,验看了死伤,又将双方领头之人唤来问话。
李家村那边,李癞子早已躲得不见踪影,出面的是几个死了人、红了眼的苦主家属,以及村里几位还算说得上话的老人。他们一口咬定是赵家屯修闸截流,断了上游活路,铁锄卫队更是悍然动手,打死打伤多人,要求严惩凶徒,赔偿损失,并立即开闸放水。
赵家屯这边,赵小满据理力争,出示了水闸修建的合法文书,强调了农社是按需、按规调度用水,并指出是李家村众人先行凶砸闸,铁锄卫队乃被迫自卫。春草姐和受伤的卫队成员也详细描述了当时李癞子等人如何煽动、如何先动手的情景。
那胡里正听着双方陈述,捻着几根稀疏的胡须,面露难色。他久在地方,深知这等水利纠纷最为棘手,尤其还闹出了人命。他心中自有一杆秤,知道李家村理亏在先,但那边毕竟死了三个人,民怨沸腾,若处理不当,极易激起更大的民变。反观赵家屯这边,虽是受害者,但终究是女子主事,背后虽有知府隐约的关注,但毕竟根基尚浅……
更重要的是,他私下里与李家村那几户颇有田产的大户,乃至上游几个村落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往来。这水,若真按规矩公平分配,上游那些靠着先天地利和他暗中照拂才占尽好处的大户们,岂能甘心?
沉吟良久,胡里正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公允持重的模样,做出了“裁决”:
“咳,此事本官已查明。李家村众人,不该聚众闹事,毁坏水闸,更不该先行动手,酿成血案,其行不当,其情可悯。”他先各打五十大板,但语气明显对李家村更“悯”一些。
“然,赵家屯铁锄卫队,防卫过当,致人死伤,亦有过错。”他目光扫过赵小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力,“念在其事出有因,且农社于本县确有贡献,死伤者之抚恤,可由农社酌情承担大部。”
这已是在偏袒。将自卫反击定性为“防卫过当”,还要承担“大部”抚恤。
不等赵小满反驳,胡里正话锋一转,抛出了他真正的意图——关于水源的分配:
“至于这用水之争……如今大旱,上下游皆不易。本官体恤民生,裁定如下:为示公平,自即日起,水闸每日开启一个时辰,准予上游李家村等村落取水。时辰嘛……”他故作思考状,“就定在每日申时(下午3-5点)吧!如此,既不误下游用水,亦解上游燃眉之急,两相便宜,尔等不得再起争端!”
每日申时取水一个时辰?!
此言一出,赵小满身后农社众人顿时哗然!
申时,正是一天中日照最烈、蒸发最大的时候!此时放水,水流经漫长干涸的河床,抵达上游田地时,十成能剩下三成便已是侥幸!这哪里是“取水”,这分明是敷衍,是羞辱!更何况,一个时辰的水量,对于干渴至极的上游田地,简直是杯水车薪!
这胡里正,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用心险恶!他既用“防卫过当”和抚恤拿捏住了农社,又用这看似“公平”、实则极度不公的取水方案,讨好了上游势力,将缺水的矛盾焦点,继续锁定在农社的水闸之上!
“里正大人!”王二婶忍不住出声,语气激动,“申时放水,烈日暴晒,水还没流到地头就蒸干了!这……这怎么能叫公平?”
胡里正把脸一沉:“本官裁决,岂容你等置喙?申时放水,已是体恤!莫非你等要眼睁睁看着上游村落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吗?尔等身为女子,当以慈悲为怀,岂可如此斤斤计较,锱铢必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