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从厨艺精进些许开始 > 第141章 奉劝你一句,管好自己的嘴!

第141章 奉劝你一句,管好自己的嘴!(1/2)

目录

何雨柱拿起棋子,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心翼翼地问:

“那个……宋老,项目期间,我是不是……就不能回家了?”

宋老正低头看棋,闻言头也没抬,“不能。任务结束前,你就是我的人。家里有事?”

“啊?没……没事!没事!”何雨柱连忙摆手,“就……就随口一问,确认一下,嘿嘿。”

他笑了两声,心里却瞬间翻腾起来。

好家伙,真回不去了!这下可好,直接人间蒸发了。

院里那帮人得怎么琢磨?阎老西儿刚被我收拾服帖,这猛不丁一消失,他不会以为我犯了什么事儿跑路了吧?可别又抖擞起来欺负雨水!’

还有刘海中那老官迷,指不定怎么在背后编排我,说我被上头抓了典型?

许大茂那孙子,肯定得乐得鼻涕泡都出来,满世界造我的谣!

思绪又飘到了轧钢厂:营养粉项目现在到哪一步了?梁东那小子,陈建国给他搞的那个什么思想提升小组,他没傻乎乎地真去跟人掏心窝子吧?可别让人把关键技术套路了去。

马华那傻小子,没我盯着,炒菜还能不能把握住火候?可别把领导的小灶给做砸了。

最后,一个最朴实也最强烈的念头涌上心头:这里的食堂……能做川菜吗?厨子手艺咋样?

可别天天白菜土豆炖粉条,连个麻婆豆腐都吃不上,那这保密生活可太煎熬了!我的炒勺……唉,肯定是摸不着了。

他就这么一路胡思乱想着,心里最后嘀咕了一句:得,既然回不去,那就踏实在这儿炼仙丹吧!

等老子功成身退那天,非得让许大茂知道知道,爷们儿我到底是干嘛去了!

宋云澜见对面的何雨柱捏着颗白棋,眼神却有些放空,半天没落子,嘴角似乎还无意识地撇了一下。

宋老眼睛微微眯起,端起手边的搪瓷缸子抿了口茶,忽然打破了沉默,笑着说:

“小子,捏着个棋子儿,魂儿都飘灶台上了吧?是不是正琢磨着,今天中午吃什么呢?”

何雨柱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宋老,您这……嘿,让您看笑话了。不瞒您说,这脑子里啊,刚还在跟白菜土豆打架呢。咱轧钢厂食堂,好歹还有口热乎的炒锅气儿,惦记着那口麻婆豆腐……”

他顿了顿,似乎能闻到食堂飘来的大锅菜味儿,“这儿大师傅抖勺的功夫,也不知道咋样。”

宋云澜闻言,朗声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好!好啊!惦记吃,说明你这颗心还热乎着,没被那些个数据图纸给冻僵喽!这才是活生生的人嘛!”

他放下茶缸,“放心,工业局食堂的大师傅,手艺比不上你何大厨,但管饱管够还是没问题的。今天中午,我瞅瞅……”

他作势想了想,“估摸着是冬瓜青、熬白菜、外加个溜肝尖?米饭管够。想吃醋溜的,待会儿让小李去后厨说一声,给你单炒个白菜片儿。”

他顿了顿,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不过啊,柱子,你心里也得有个数儿。像咱们眼下啃的这种硬骨头,搁在以前……”

宋老的声音放低了些,“……那真是,组织上一纸调令下来,挎上个绿军挎,揣上饭盒牙具,跟家里人说一声出趟远差,这一走,兴许就是三年五载。

家里人不知道你去了哪儿,在干啥,甚至……能不能囫囵个儿回来,都得看老天爷开不开眼。”

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

宋老仿佛看到了那些默默无闻、隐姓埋名的身影:“多少好同志,为了一口气,为了个争字,把一辈子最好的时光,都埋在大山沟里、戈壁滩上了。

家里人想得慌?也只能在心里头念着。通讯?那更是想都甭想。保密,大于天呐!

等任务真成了,接你出来那天,可能就是一碗送行的面条,接着又奔下一个地方。

有时候啊,这一转身,可能就是一辈子见不着了。”

何雨柱这才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卷入的究竟是怎样一个旋涡。这不仅仅是技术攻关,更是一场无声的、需要付出巨大个人牺牲的战役。

宋云澜看着何雨柱变得郑重起来的脸色,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

他重新拿起棋子,语气轻松了些:“时代在进步嘛,咱们现在条件好多了,至少能让你吃饱肚子在这儿琢磨菌种。

甭瞎担心了,踏实下棋!这盘棋下完前,你小子归我管,饿不着你!赶紧的,该你了。再走神儿,中午的醋溜白菜片儿可没了啊!”

何雨柱咧开嘴:“得嘞!宋老,您就瞧好吧!这盘棋下完,中午那醋溜白菜片儿,您得管够!我保证给它吃出将军抽车的气势来!”

说罢,啪的一声,干脆利落地将手中的白子落下。

宋云澜看着他那股子重新燃起的劲头,笑骂了一句:“臭小子!”眼中却满是欣慰。

他这句“管饱管够”的承诺,在食堂得到了充分兑现。

食堂大师傅显然得了吩咐,给何雨柱单炒的醋溜白菜片儿火候十足,酸香扑鼻,配着松软的大白馒头,何雨柱吃得额头微微见汗,肠胃熨帖。

他本就是厨子出身,深知吃饱了不想家的道理,此刻胃里充实,连带着因骤然禁闭而生出的那点焦躁也消散了不少。

回到宋云澜那间办公室,何雨柱被安排在靠墙一张安静的书桌旁。

宋老依旧在沙盘般的地图、路径图前运筹帷幄,电话指示不断。

何雨柱则获得了难得的、无人打扰的安静时光。

桌上备好了纸笔、茶水和几份最新的内部技术简报。他先是将自己脑海中关于特种菌剂筛选验证的诸多细节点、可能的风险预案在纸上细细梳理了一遍,思路愈发清晰流畅。

吃饱了,安静了,脑子就转得更快。

何雨柱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意识却异常活跃。

他琢磨着宋老提到的那些隐姓埋名的前辈,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压在心头,却也激发出更强的斗志。

“西北那边……按我的阶梯加压法,头几级应该问题不大。关键就在冲破那个临界点。常规培养基肯定扛不住,得看他们能不能及时领悟‘穿防弹衣’的精髓了……”

他对自己这套融合了后世生物防护理念的思路极有信心,那辐射防护培养基的配方,看似简单,却是他结合了微生物生理和辐照损伤机制。

就在这时,那部红色电话响起。

宋云澜迅速抓起听筒。何雨柱也瞬间睁开了眼。

电话那头的声音透过听筒隐约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宋总!筛选组报告!剂量一过临界点,菌群……菌群大规模死亡或休眠!重复实验结果一致!阶梯加压……卡住了!”

宋云澜眉头紧锁,他的目光下意识地转向了角落里的何雨柱,沉声道:“别慌。具体操作细节,尤其是培养基,用的什么?……嗯,标准牛肉膏蛋白胨加葡萄糖?……好,知道了。”

何雨柱心中暗喜——反馈来了!而且问题症结,果然就在他之前反复推敲过的那个关键点上!见证他实力,印证他思路的时刻,到了!

何雨柱沉思片刻,没有直接解答,反而抛出一个关键反问:

“你们用的基础培养基,是不是所里标准的牛肉膏蛋白胨加葡萄糖?”

“是!就是所里统一配发的标准培养基!”对方确认得很快。

“问题就出在这儿!常规培养基在强辐照下,会发生复杂的次级反应!大量自由基、过氧化物爆发式产生——这些隐形杀手的毒性,比辐射本身的物理杀伤更致命!

你们的菌株,不是被照死的,是被培养基里这些辐照产生的毒给生生毒死的!”

他稍作停顿,确保对方理解这颠覆性的认知。随即,给出答案:“立刻更换!启用辐射防护培养基——基础碳氮源不变,核心添加:过氧化氢酶诱导物酵母浸出粉,超氧化物歧化酶诱导物麦麸提取液!

再加硫代硫酸钠,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给它们先穿上生化防弹衣,再让它们上辐射战场!剂量阶梯,继续往上推!”

电话那头传来急促记录的沙沙声,以及一声如释重负声音:“明白!立刻执行!”

宋老利落地挂断电话。

宋云澜高兴起来,高声说:“妙啊!雨柱!你这手笔,哪里还只是微生物学?!你这是把生物化学、辐射生物学,甚至毒理反应,都彻底打通了!

旁人都盯着辐射这把明枪,你却能洞察它激发的、培养基里那要命的暗箭!

这份对微观代谢通路、对生化连锁反应的深度理解……国内,怕是掰着手指也数不出几个!”

他重重拍了下桌子,指向墙上那份曾被吴兆麟院士强烈质疑的草案,

“吴老他们当初的顾虑,那《紧急风险警示报告》里最大的风险点之一,恐怕就栽在这个看似不起眼、实则要命的培养基细节上!

你这配方,就是破局的关键钥匙!深刻的洞察,这才是真本事!”

何雨柱心里一乐。

成了!

完美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这不是瞎猜,这是他基于对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和极端环境胁迫理解的精准“炮制”,是他何大厨在微生物这口“锅”里颠勺练就的独门火候!

爽!太爽了!

他,何雨柱,一个轧钢厂的厨子出身的技术干部,仅凭一通电话描述,就远程点破了让专业筛选组束手无策的致命瓶颈,给出了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

这份成就感,真痛快!

他看向宋云澜宋老,清了清嗓子,这次他没有故作谦虚,而是带着一种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对着宋云澜宋老微微一笑:

“宋老,问题解决了就好。您瞧,这辐射防护的小灶,我这儿随手就给安排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