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从厨艺精进些许开始 > 第150章 “奖励何雨柱?”“发奖金?评先进?提拔个车间副主任?”

第150章 “奖励何雨柱?”“发奖金?评先进?提拔个车间副主任?”(1/2)

目录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会议室里,所长周渭南双手撑在铺满数据报表的会议桌上。

这位年近六十的老派专家鬓角早已霜白,常年紧锁的眉头在鼻梁上方刻出两道深痕,此刻,他的目光正缓缓扫过围坐在长条会议桌旁的每一位技术骨干。

“开始吧。”

项目总工沈弘毅下意识扯松了勒得他喘不过气的领口——这位素来以严谨著称的沪江大学高材生,此刻眼窝深陷,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工作服皱巴巴的,胸前还挂着几点菌液干涸的黄褐色斑点。

他转身,将一张手绘图表挂在了墙面钉着的木框上。

图表上,两条用红蓝墨水精心绘制的折线:

一条是代表实验室小试、中试数据的、近乎完美的平直线,

另一条则是来自大规模生产线的、剧烈跳动的锯齿波,两者在放大生产的节点后彻底分道扬镳,落差巨大。

“病毒效价波动范围,超过安全阈值百分之三百!”

沈弘毅的嗓音因激动而劈裂,他抓过桌上一根教学木棍,棍头敲击着图表上,

“更诡异的是,灌装线启动前的抽样明明达标,等到一批次灌装结束再抽检,数据就全面崩盘!这就像……”

他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就像咱们的生产线上,藏着只无形的手,专门撕碎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工艺标准!”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听见墙角那座旧式座钟单调的滴答声。

周渭南重重地靠回藤编椅背,无力的说:“把你们试过的对策,都说一说。”

沈弘毅深吸一口气,:

“第一轮,我们怀疑是病毒种子株发生变异。动用了所里全部资源,筛查了三级种子库,从原始减毒株,到我们目前使用的工作代次,进行了全序列的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结果,无任何异常。”

“第二轮,溯源培养基所有原料。采购科的同志翻遍了近半年的船运记录和调拨单,连那批特批进口的、来自西德的小牛血清,对方提供的牧场检疫证明和牛群饲料配方都核查了,纯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无可挑剔。”

“第三轮,我们请来了……苏联专家组撤离前,亲手带出来的几位高工,陈工可以作证。”

那位姓陈的老技师默默点了点头,“我们严格按照莫四科中央防疫研究所留下的SOP标准操作手册,对核心生产区的环境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监控,

连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数量,都测到了每立方米零点五微米的级别——结果,还是没用!”

他汇报完,会议室里一阵寂静。

半晌,突然,从会议室后排传来蚊子般的声音:“会不会……是黄浦江底下,有啥特殊的水脉,影响了咱们无菌区的负压平衡?”

说话的是在所里干了快三十年的老技师张建国,此刻他因自己提出这等近乎风水的论调而羞惭得满脸通红,说完就下意识地缩起了肩膀。

有人下意识地想要嗤笑,但那声音刚到嘴边就硬生生咽了回去——因为无法解释的失败,早已将在场所有人逼到了常识与经验的边界之外。

沈弘毅站了起来,“够了!细胞株!培养基!工艺参数!甚至连他妈的风水!我们把苏练手册里每个标点符号都嚼碎了咽下去了!

所有的路——”他声音低沉,“全、是、死、路!”

说完之后,他看向沈弘毅,“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沈弘毅轻轻摇摇头。

所长周渭南环视着在座一张张疲惫的脸,心中同样沉重,但作为主心骨,他必须稳住局面。

他深吸一口气:

“同志们,困难是明摆着的,问题就卡在这里。沈总他们的排查很细致,方向也没错,说明我们之前的路子走尽了常规手段。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停下来!”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技术骨干:

“任务不能停!全国千千万万孩子的健康,就系在我们生产的这颗糖丸上!这是任务,更是天大的责任!质量,是这条生产线的生命线,是糖丸能保护孩子的根本!任何时候,质量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谁在质量上打马虎眼,谁就是在犯罪!”

他停顿片刻:

“沈总工!”

“在,所长!”

“你立刻重新梳理整个生产过程!从三级种子库复苏开始,到最后的灌装封口,每一步!每一个参数!每一个操作细节!

不要放过任何可能的干扰点,哪怕是像老张提到的那些听起来玄乎的因素,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纳入考量范围去分析!

必须给我找出问题!这是你接下来最核心的任务!”

“是!所长!我亲自带队,从头到尾再过一遍!”沈弘毅重重点头。

“生产科!”周渭南的目光转向负责生产的干部。

“到!”

“从今天起,生产线不能停,但方式要调整。产能压下来,只进行小批量生产!

每一批次的生产量,严格控制在能确保全程严密监控、充分取样检验的范围内!

能加班就加班,能多生产一点是一点,但前提是必须保证这一小批、每一颗的质量都绝对过硬!”

周渭南最后总结:

“同志们,我要强调的是,小批量生产,不是退缩,而是为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累数据,找出真凶!

我们现在的每一分谨慎,都是为了未来大规模、高质量生产的万无一失!

所有人都给我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沈总工那边找问题,生产这边保安全、积数据,两条线并进!散会!立刻执行!”

“另外,沈总,你准备一下资料,咱们找部里一趟,去求援……”

……

第二天,何雨柱这边。

照例六点四十二分起床。

洗漱,吃饭,提取物资后去上班。

时隔两个月没有到实验室看看,心里还有些小期待。

本来从部里回来,可以休息两天的,想着项目的事,心里不安,昨天晚上做梦还梦到项目成功了。和梁东马华他们一起庆祝来着。

想到他摇摇头,不给自己弄出乱子来已经烧高香了。

想着就到了实验室。

何雨柱刚踏进实验室,马华就一个箭步窜了上来,脸上堆着谄媚又带着点显摆的笑容:

“哎哟我的师父,我的亲师父!您可回来了!”那声音热络得能拧出蜜来。

梁东满脸笑意,“何组长,回来了!太好了!就等着你呢!”

何雨柱没接他这过分热情的茬,目光在实验室里扫了一圈,看到器具归置得还算利落,心下稍安,这才淡淡应了声:

“嗯。家里没出什么岔子吧?”

脚下不停,径直走向角落里那几个鼓鼓囊囊的麻袋。

“没有没有!顺当着呢!”

马华亦步亦趋地跟着,腰微微躬着,活像旧时店铺里的伙计迎接着东家。

他抢先一步抓起一把粉末,献宝似的捧到何雨柱眼前:

“师父,神了!就按您走前撂下的那个方子,我们哥几个没黑没白地试,第八批!就第八批!成了!您闻闻这味儿,看看这成色!”

他故意说得夸张,是为了表功。

何雨柱伸出两根手指,捻起一小撮粉末,在指尖细细揉搓,又凑到鼻尖下深吸一口气。

他这不动声色的样子,让马华心里跟猫抓似的,七上八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