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会后风云(1/2)
常委会的决议如同一块投入池塘的石头,在陕东省的政治生态中激荡起层层涟漪。表面的波澜不惊下,是各方势力的重新评估与暗中布局。
秦宇轩没有片刻停歇。散会后,他立刻召集了“强基铸魂”指挥部核心成员以及省发改委、工信厅、财政厅、商务厅等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常委会精神。
会议室里,气氛与之前的常委会截然不同,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急切与务实。
“各位,方案通过了初步审议,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秦宇轩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王书记、袁省长给了我们方向,也给了我们压力。接下来,我们要把‘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从蓝图变成施工图,再从施工图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他进行了快速的任务分解:
“发改委牵头,一周内拿出与周边省份对接的详细工作方案和谈判底线,重点聚焦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规划衔接和共性技术平台共建上。”
“工信厅和‘强基铸魂’指挥部,立即梳理我们可以拿出来协同、同时又符合安全要求的项目清单和技术目录,要体现出我们的诚意和比较优势。”
“财政厅,加快‘陕东强基产业发展基金’的筹建方案,我要在三天内看到初稿,重点是设计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激励机制和风险防控预案。”
“商务厅,发挥渠道优势,主动联系周边省份的商务部门,营造合作氛围,探寻企业层面的合作意愿和具体项目。”
他的指令清晰明确,时限严格,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任务压力。“时间不等人,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常委会的‘原则同意’变成不可逆转的‘既成事实’!”秦宇轩最后斩钉截铁地说道。
一、赵宏达的“冷处理”
然而,并非所有部门都如臂使指。按照分工,区域协同涉及的数据安全、人才流动管理等内容,需要政法委系统的配合与支持。秦宇轩让办公室将常委会纪要和相关任务要求正式函告政法委,并提请赵宏达书记指定专人牵头负责协同中的安全风险评估联控机制建设。
几天过去了,政法委那边毫无动静。秦宇轩让秘书周凯电话询问,对方办公室回应:“赵书记近日行程较满,相关事宜正在研究,会尽快安排。”
这种“冷处理”在秦宇轩的意料之中。赵宏达显然不愿积极配合,试图用拖延战术来增加秦宇轩推进工作的难度。秦宇轩没有选择再次催促,那样只会显得自己急切而落入下风。他指示指挥部下属的政策法规组,先行研究起草《区域协同创新安全指引》的初稿,同时通过袁为民省长的渠道,侧面了解周边省份在类似协同中的安全管控经验。他要用扎实的前期工作和更广泛的调研,倒逼政法委不得不参与进来,否则,一旦方案成熟,政法委若因未能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而导致后续出现问题,其自身也难辞其咎。
二、孙德海的“软钉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