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无名尸案:衣扣里的身份密码(1/2)
1990年冬末的南州,城西仓库区的风裹着沙尘,刮得人眼睛发涩。林砚带着苏晓、赵伟赶到时,仓库门口已围了一圈警员,警戒线外,几个搬运工正缩着脖子议论,脸上满是惊惧。
“林队,”负责前期勘查的警员迎上来,声音压低,“尸体在仓库最里面的角落,是仓库管理员早上清点货物时发现的,现场没找到任何身份证明。”
林砚点头,戴上手套,跟着警员走进仓库。仓库里堆满了纸箱和麻袋,弥漫着潮湿的霉味,越往里走光线越暗。走到仓库深处,一具男性尸体蜷缩在角落,身上盖着半块破旧的帆布,露出的手臂和脸颊已泛出尸僵后的青灰色。
苏晓立刻蹲下身,掀开帆布开始初步勘查。林砚则站在一旁,目光扫过尸体周围的环境:地面是水泥地,布满灰尘,除了管理员和警员的脚印,没有发现其他清晰足迹;尸体旁散落着几个空纸箱,上面没有明显的指纹或擦拭痕迹;仓库的后窗玻璃被打碎,碎渣散落在窗外,推测凶手可能是从这里进出。
“死者年龄大概在四十岁左右,身高一米七五上下,”苏晓的声音在安静的仓库里格外清晰,“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十点到凌晨两点之间,颈部有明显的扼痕,肺部没有异物,排除溺水和窒息死亡,死因应该是机械性窒息。”
林砚蹲下身,仔细观察尸体的衣着:死者穿一件深蓝色的劳动布外套,袖口和肘部有明显的磨损,里面是一件灰色的旧毛衣,裤子是深蓝色的工装裤,脚上是一双破旧的胶鞋。衣物上没有任何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连衣兜都被翻得乱七八糟。
“凶手有明显的劫财意图,但不确定死者是否携带财物。”林砚皱起眉,“苏晓,仔细检查尸体和衣物,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线索,尤其是衣物的缝隙、纽扣这些容易藏东西的地方。”
苏晓点头,拿出镊子和放大镜,开始逐一检查衣物。她先检查了死者的外套口袋,里面只有几粒灰尘和一片干枯的树叶;接着检查毛衣,毛衣的领口已经松垮,袖口也磨破了,没有发现异常;最后检查工装裤的口袋,同样空空如也。
就在这时,苏晓的目光停留在死者外套的纽扣上。外套的纽扣是木质的,已经有些磨损,其中一颗纽扣的缝隙里,卡着一点细小的、淡黄色的纤维,还有一点疑似墨水的痕迹。
“林队,你看这个。”苏晓用镊子小心地挑出纽扣缝隙里的纤维和墨水痕迹,“这纤维看起来像是某种布料的纤维,不是死者衣物的材质;还有这墨水痕迹,颜色很深,像是钢笔墨水,可能是死者生前接触过什么东西留下的。”
林砚凑过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纤维质地很细腻,像是丝绸或者高档棉布的;墨水痕迹边缘很规整,不像是不小心蹭到的,倒像是故意蹭上去的,或者是在某种物品上沾染到的。”
赵伟这时从仓库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林队,我问了仓库管理员和周边的商户,没人认识这个死者。仓库区最近在装修,晚上很少有人来,昨晚只有两个巡逻的保安,他们说没听到任何异常动静。”
“两个保安呢?现在在哪里?”林砚问道。
“在仓库门口等着,我已经让他们不要离开,随时配合询问。”赵伟回答。
林砚站起身,对赵伟说:“你去询问那两个保安,详细了解他们昨晚的巡逻路线、时间,还有有没有看到陌生人进出仓库区,尤其是穿深色衣服、形迹可疑的人。”
“明白!”赵伟立刻转身离开。
林砚则和苏晓一起,再次仔细勘查仓库的后窗。后窗外面是一条狭窄的小巷,小巷里堆满了垃圾,地面上有一些杂乱的脚印,但因为昨晚下过小雨,脚印大多已经模糊。苏晓在窗户旁边的垃圾里,发现了一个被丢弃的烟蒂,烟蒂上还残留着一点唾液。
“林队,这个烟蒂可能是凶手留下的。”苏晓将烟蒂装进物证袋,“虽然下雨了,但烟蒂是干燥的,应该是昨晚案发后丢弃的。”
林砚点点头:“把烟蒂带回实验室,检测一下上面的DNA,看看能不能和死者或者其他人匹配。另外,把纽扣缝隙里的纤维和墨水痕迹也一起检测,确定纤维的材质和墨水的种类。”
回到刑侦大队,技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立刻开始忙碌起来。林砚则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仓库区的地图,思考着案件的突破口。死者身份不明,现场线索稀少,想要破案,首先要确定死者的身份。
这时,赵伟拿着询问笔录走进来:“林队,两个保安的询问笔录做好了。他们昨晚的巡逻路线是绕着仓库区转,每小时巡逻一次,昨晚十点、十一点、凌晨一点、两点各巡逻了一次,每次巡逻都经过案发仓库,但没看到任何异常。他们说昨晚仓库区很安静,没听到打斗声或者玻璃破碎的声音。”
“没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林砚皱起眉,“后窗玻璃被打碎了,声音应该不小,他们怎么会没听到?”
“其中一个保安说,昨晚风很大,他们巡逻的时候都戴着帽子和口罩,而且仓库区里有很多机器,即使有声音也可能被风声和机器声掩盖。”赵伟解释道。
林砚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仓库区附近有没有文具店或者书店?尤其是卖钢笔和高档布料的店?”
“有一家文具店,就在仓库区门口不远,还有一家布料店,在仓库区往东大概五百米的地方。”赵伟回答。
“走,去看看。”林砚站起身,“死者纽扣缝隙里有钢笔墨水和高档布料纤维,说不定和这两家店有关,我们去问问,看看有没有人认识死者,或者有没有人最近接触过穿深蓝色劳动布外套、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的男人。”
两人先来到仓库区门口的文具店。文具店的老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看到警察上门,连忙热情地招呼。
“老板,你看看这个,认识这个人吗?”林砚拿出一张死者的照片,递给老板。
老板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摇摇头:“不认识,我从来没见过这个人。”
“那你最近有没有卖过这种颜色的钢笔墨水?”林砚拿出一张墨水痕迹的照片,问道。
老板看了看照片,点点头:“有啊,这种墨水是英雄牌的,很常见,很多人都买过。最近一周,有一个穿深蓝色劳动布外套的男人来买过,他说要用来写东西,买了一瓶大的。”
“穿深蓝色劳动布外套的男人?”林砚眼睛一亮,“你还记得他的样子吗?身高大概多少,有没有什么特征?”
“身高大概一米七五左右,脸上有点胡茬,看起来挺憔悴的,”老板回忆道,“他买墨水的时候,还问我附近有没有布料店,说要给妻子买一块布料做衣服。”
“他有没有说要去哪家布料店?”林砚追问。
“没说具体哪家,就说在附近看看。”老板回答。
林砚和赵伟立刻赶往那家布料店。布料店的老板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看到死者的照片后,立刻说道:“我认识他!他叫张建军,是附近一家工厂的工人,前几天还来我店里买过布料,说是给妻子做一件新衣服,庆祝结婚十周年。”
“张建军?你确定吗?”林砚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