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九盏涤魂录 > 第27章 茶魂归墟

第27章 茶魂归墟(1/2)

目录

指尖触不到案几上那盏冷透的残茶,茶心忽然笑了。

这笑很轻,轻得像涤尘轩檐角飘落的茶烟,却在空寂的茶室里漾开层层涟漪。她垂眸看向自己的双手,那曾能精准掌控水温毫厘之差、能捏碎妖丹却不伤茶芽的手掌,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透明,阳光穿过指缝时,连一道清晰的影子都留不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她轻声念出这句古训,声音带着玉石相击的清越,却又像被风揉碎般,飘到门口便散了大半。意识已经开始发沉,就像泡到第七道的老茶,滋味渐淡,却余韵绵长。

最先模糊的是触觉。她想再摸摸那套陪伴多年的九盏茶具,指尖穿过白瓷盖碗的瞬间,心中泛起一阵空落落的酸楚。这双手曾无数次擦拭过它们,从初遇时的蒙尘到试炼时的光华,每一道纹路都刻着记忆。可如今,连冰凉的瓷感都抓不住了。

“哗啦——”楼下忽然传来轻微的响动,是青萝在擦拭她留下的茶宠。那只石蟾蜍被小姑娘养得油光水滑,当初她把它交给青萝时,小姑娘哭得像个泪人,说要替她守着涤尘轩的茶火。茶心的意识飘到楼下,看见青萝正用细布细细擦拭蟾蜍的眼睛,嘴里碎碎念着:“茶心姐姐说过,这蟾蜍能辨好茶,等她回来,我要泡最好的明前龙井给她喝……”

心口像是被暖茶烫了一下,泛起细密的疼。她想起初见青萝时,那株小绿萝还怯生生地躲在花盆后,连化形都不稳,泡茶时总把茶叶炒糊。她手把手教她识茶性、辨水味,教她“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如今青萝泡的茶,早已能让文正先生赞一句“有涤尘风骨”。

“傻丫头,”茶心轻声叹道,“茶火未灭,便是传承,何须等我?”

意识忽然被一股熟悉的气息牵引,是玄鉴身上独有的墨香混着茶香。她仿佛看见那个盲眼的男子正行走在荒芜的时空乱流中,手中紧攥着半块茶圣令,衣袍被乱流撕裂,却依旧步履坚定。他曾说“我苟活至今,只为见证光明”,如今光明已至,他却要为她奔赴那十死无生之地。

“玄鉴,不值得。”她想伸手拉住他,却只穿过一片虚无。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雨夜他第一次开口讲自己的过往,声音里藏着数十年的隐忍;他将茶圣令放在她掌心时,指尖的颤抖瞒不过任何人;最后那个清晨,他说“等我”时,沙哑的嗓音里满是决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忽然想起慧觉禅师说过的话。那个圆寂前还在煮茶的老和尚,曾用“飞蛾扑火,非慕死亡,乃向光明”点醒她。那时她只觉禅意精深,如今亲身体会,才懂这向光而行的滋味——纵是化为飞灰,也甘之如饴。

身体变得越来越轻,像是要飘起来。她的“视线”开始升高,穿过涤尘轩的屋顶,越过巍峨的青山,看到了三界的万千景象。仙界的琼楼玉宇间,仙官们正捧着她的茶道手札研读;人间的茶肆里,说书人正讲着“茶心涤尘”的故事,桌前的茶客听得拍案叫绝;妖界的竹林中,几只小鹿正围着那株她曾浇灌过的茶树,低头啜饮着叶尖的晨露。

原来她从未孤单。那些她曾帮助过的、影响过的生灵,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她的痕迹。就像陆羽当年播下的茶种,如今已遍布山河,香飘万里。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脑海中忽然响起《茶经》的开篇,那是玄鉴失明前,在仙界典籍馆里背诵的声音。那时他还是个意气风发的仙官,未曾想过日后会为了一句公道,付出双目失明的代价。

意识渐渐模糊,过往的片段像走马灯般闪过。初到涤尘轩时,她亲手种下的那株山茶如今已开得如火如荼;三教茶会上,她以一杯“涤尘雪”震住众仙的惊艳;阴阳茶席前,她以身祭茶、茶烟化龙的决绝;还有清虚子逃跑时那句怨毒的质问:“洗涤三界的代价,你付得起吗?”

她付得起。

若以一身魂魄,换三界清明,换茶道传承,换亲友安康,这笔买卖,值了。就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本就是向光者的宿命。

“茶心姐姐!”楼下传来青萝凄厉的哭喊,伴随着茶盏落地的脆响。茶心知道,小姑娘定是感应到了什么。她想飘下去安慰她,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淡得像一缕青烟,连触碰都做不到。

她看到青萝抱着那本茶道手札瘫坐在地上,泪水打湿了泛黄的纸页,上面是她亲手写下的“茶火不灭,初心不忘”。旁边的凡人茶徒也红了眼眶,默默捡起地上的瓷片,那是茶心最后一次泡茶时用的盖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