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丹方开源运动(2/2)
4.知识产权保护:利用“灵力区块链防伪”技术,为每一份上传的知识内容生成独一无二的“灵纹指纹”,记录贡献者和时间戳,确保原创权益。同时设定使用规则,禁止未经许可的商业用途或恶意传播。
5.初期试点项目:提议将“破解星陨印记”及相关衍生课题(如“高效魔气净化新途径”、“基于印记追踪魔气源头的技术”等)作为首个开源协作项目,邀请各堂口及盟友自愿贡献相关知识和力量。
这个方案,既考虑到了知识共享的必要性,又兼顾了各方的核心利益和安全顾虑,显得务实而富有远见。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各位长老都在权衡利弊。公开部分知识,固然有风险,但在宗门存亡面前,这些风险似乎可以承受。而积分奖励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也给了他们一定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科学派率先表示,将公开“破魔丹”的基础配方原理、力场护盾的能量结构模型、以及“灵力区块链”的部分核心技术文档,作为诚意和引子。
最终,云鹤真人一锤定音:“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知识壁垒,确是内耗之源。本座认为,赵师侄所言‘开源运动’,利大于弊!可先行试点,以‘星陨’项目为契机,探索经验。各堂口需以宗门存亡为重,酌情参与。具体细则,由灵枢协助委员会制定。”
有了掌门的支持,阻力大减。天工门、神机谷、百草轩等盟友在了解方案后,也表现出浓厚兴趣,同意在保密协议下,有限参与共享平台的建设。
“流云宗战时知识共享平台”迅速搭建起来。科学派率先上传了大量技术文档和数据包,引起了巨大轰动。尤其是“破魔丹”的催化原理和力场护盾的灵能场论,让许多传统修士大开眼界,虽然一时难以完全理解,但其严谨的逻辑和惊人的效果,足以让人深思。
受此鼓舞,器堂鲁大师在经过内部激烈讨论后,决定公开部分关于“灵金对魔气抗性”的研究数据和几种非核心的破魔法器设计图。符堂玄玑真人则贡献了一些古老的、关于异种能量探测和干扰的残缺阵图。丹堂葛洪长老挣扎最久,但最终,或许是出于对科学派在丹道比试中展现的实力的认可,或许是真正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他咬牙公开了数种针对心神侵蚀的古老丹方片段和一批关于稀有灵植抗魔特性的观察笔记。
最令人意外的是,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低阶弟子和中层执事,也在平台上踊跃发言,分享他们在日常任务中发现的关于魔气行为的奇特现象、或是家族流传下来的某些偏方秘闻。这些信息看似零碎,却往往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提供灵感。
开源运动的效果,很快显现出来。
一位符堂的年轻弟子,在研究了科学派公开的“灵波频谱分析”技术后,结合器堂提供的灵金数据,提出了一种改进“魔气探测罗盘”灵敏度的新思路。
一位百草轩的炼丹师,在查阅了葛洪长老公开的灵植笔记和科学派的催化原理后,成功改良了“净魔灵液”的配方,使其生效更快。
而最重要的突破,来自于对“星陨印记”的联合攻关。一位神机谷的老阵法师,在平台上分享了一篇关于上古“星辰轨迹与地脉灵流关联”的冷门典籍摘要。灵枢将这篇摘要与区块链系统中海量的“星陨印记”时空分布数据结合,进行超大规模模拟推演后,惊人地发现:这些印记的分布,并非完全随机,而是隐隐符合某种极其古老、复杂的星辰运行规律!其指向的核心,不仅仅是幽冥涧,更似乎与流云宗地脉深处某个早已被遗忘的古祭坛遗址有关!
这个发现,将“星陨”的秘密引向了一个更加古老和神秘的方向,远远超出了玄骨魔功的范畴!开源协作的力量,初露锋芒!
当然,开源运动也并非一帆风顺。平台上偶尔会出现无意义的争吵、故意误导的信息、甚至试图窃取机密的小动作。但在灵枢的严格监控、区块链的溯源能力以及逐渐形成的社区自律氛围下,这些杂音被迅速清除。
“丹方开源运动”,最初只是为了破解“星陨印记”的权宜之计,却逐渐发展成为一场深刻改变流云宗知识生态的文化变革。它开始打破千年来的门户之见,让不同的思想和技术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科学派的理性、器堂的务实、符堂的玄妙、丹堂的精微,在共同的生存压力下,开始真正地交融。
然而,就在开源平台如火如荼地运转,不断产出新成果的同时,灵枢监控到,幽冥涧方向的能量波动再次变得活跃起来。玄骨魔君在经历了上次的失败后,显然并未放弃,他似乎在利用某种新的方式,重新积聚力量,甚至可能……在尝试理解乃至利用“星陨印记”本身!
开源运动带来的知识汇聚,为流云宗提供了新的武器和视野,但敌人也从未停止进化。最终的决战,注定将是一场知识与力量、创新与古老的终极碰撞。科学派引领的这场开源革命,能否在最终的黑暗降临前,汇聚起足够照亮前路的光明?答案,仍在未定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