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星际义务科学修仙(2/2)
法案的推行,遭遇了联盟立国以来最强大的阻力风暴!
既得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扑:那些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传统大宗门、大世家,视此为动摇其千年根基的“刨根”之举,联合起来,在最高议会吵翻了天,甚至暗中煽动舆论,污蔑义务教育是“与民争利”、“毁灭修仙传统”、“培养没有灵魂的机器”。
地方保护主义的软抵抗:许多偏远星域的统治者,习惯了当“土皇帝”,不愿中央力量深入,以“资源不足”、“条件不成熟”、“民俗特殊”等借口,阳奉阴违,拖延执行。
底层民众的疑虑与不适应:许多普通家庭,尤其是世代务农或从事低端灵能产业的民众,对陌生的“科学修仙”充满疑虑,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早点干活补贴家用,对强制入学非常抵触。
面对滔天阻力,林枫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铁腕决心!
他亲自发表全联盟广播讲话,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文明的未来,取决于其最薄弱的一环!如果我们的孩子,因为出身或地域,连接触星空、理解科技的机会都没有,那我们今日在星海中取得的一切成就,终将如沙堡般崩塌!‘义务科学修仙’,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任何阻碍者,就是联盟的公敌!”
南宫烈麾下的“文明督察使”舰队,携带着最新的“灵能道标”,开赴一个个抵制激烈的星域,武力护航教育专员入驻,强制执行法案。玄玑真人也出面,联合一批开明的传统丹师,深入民间,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解学习新知识对改善生活、守护家园的重要性。
苏晓则带领技术团队,玩命般地优化低成本教学方案,开发出仅需少量灵能就能驱动的“简易版AI助教”,和利用本地材料就能搭建的“基础虚拟实境方舱”,极大地降低了实施门槛。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文明筑基”之战。有流血,有冲突,有眼泪,但也有希望的火种被点燃。
在“碎星带”一个刚刚通了灵网的资源星球上,一个名叫“石头”的矿工之子,第一次通过摇晃晃晃的虚拟实境头盔,“触摸”到了流云宗丹炉的温度,“看见”了反物质湮灭的绚烂光芒,那双原本因劳作而麻木的眼睛里,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
在某个被传统宗门把持的星球,联盟的教育专员顶着巨大的压力,建立起第一所义务学院,最初门可罗雀。但当第一批靠着学院提供的知识改良了灵植种植技术、让收成翻倍的例子出现后,越来越多的民众,悄悄将孩子送进了学院。
数年时间,在铁腕推行和不懈努力下,“星际义务科学修仙”制度,如同顽强的藤蔓,终于穿透了坚硬的冻土,在联盟的各个角落扎下了根。虽然地区差异依然存在,但最起码,文明的“知识底线”被强行抬升了。无数个像“石头”一样的孩子,命运被彻底改变。
当林枫再次看到教育普查报告时,虽然那些代表滞后的红色区域依然刺眼,但代表达标的绿色区域,已经如同燎原的星火,连成了片。
“我们做对了。”苏晓看着数据,眼中有着疲惫,更有欣慰,“也许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完全弥合差距。但我们至少,给了所有人一个起点,一个希望。”
林枫点了点头,目光悠远:“教育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只有当科学的种子,能在每一片土壤中发芽,我们的文明,才能真正拥有面对任何风浪的韧性和底气。这‘义务’二字,担起的,是文明的未来。”
然而,他也清楚,普及了基础教育,仅仅是第一步。如何从这庞大的基数中,高效、公正地选拔出真正的顶尖人才,如何建立一套能够激励所有人不断向上、符合星际时代需求的晋升通道,将是下一个更严峻的挑战。而即将到来的、改革后的第一次全联盟“丹修星际高考”,将成为检验这套新教育体系成色的第一块试金石。一场关乎无数人命运、更为激烈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