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247章 外星科技星际启发

第247章 外星科技星际启发(1/2)

目录

第二百四十七章外星科技星际启发

“星海学城”虚拟学术枢纽遭遇的“逻辑炸弹”攻击,如同一盆冰水,浇醒了沉浸在跨文明学术交流热潮中的联盟高层。敌人(或者说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存在)用这种极其精准且恶毒的方式,发出了一个明确的警告:他们不允许联盟通过知识共享来快速提升实力,更警惕联盟与其他文明建立深层次的认知联盟。

然而,这记闷棍非但没有让林枫、苏晓等人退缩,反而坚定了他们必须加速吸收外星科技、实现技术跃迁的决心。“对方越害怕我们交流,就越证明我们走对了路!”林枫在绝密安全会议上,一锤定音,“攻击源于恐惧,恐惧源于我们即将触及它们不想让我们知道的东西。既然如此,我们更要加大力度,将‘外星科技星际启发’作为联盟科技发展的核心战略来推进!”

联盟这台庞大的科技机器,再次开足马力,但方向更加聚焦。苏晓领导的“外星科技启发与应用中心”被提升至最高优先级,获得了近乎无限的资源授权。他们的任务不再是泛泛地交流,而是有目标、有选择地消化、吸收那些通过‘星海学城’获取的、可能带来颠覆性突破的外星科技灵感,并尽快将其转化为联盟的实际战斗力。

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也更加惊心动魄。

启发一:来自“星灵族”的“能量弦论”与反物质炼丹的终极安全。

“星灵族”学者关于“能弦振动谱”的理论,为联盟一直无法完全攻克的核心难题——“反物质炼丹的终极稳定与控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以往,联盟利用反物质炼丹,依赖于强大的能量约束场和复杂的灵能符文镇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风险极高,“反物质丹炉危机”的阴影始终不散。而“星灵族”的理论指出,万物本质皆是不同频率的“能量弦”振动。反物质的狂暴,源于其能量弦的某种“镜像逆频”状态。

苏晓团队如获至宝,立刻投入疯狂研究。他们尝试不再用“蛮力”压制反物质,而是利用一种从“星灵族”理论启发下研发的、极其精密的“灵谐共振器”,去细微地“调音”——调整反物质能量弦的振动模式,使其从“毁灭性的逆频”状态,温和地转变为一种“可疏导的谐振”状态。

无数次失败,无数次险些引发链式湮灭爆炸后,团队终于取得了突破!在一个绝对屏蔽的实验室内,一小撮被“调音”后的反物质,首次在没有任何外力强制约束的情况下,稳定地悬浮在丹炉中央,散发出温和而磅礴的能量波动,如同被驯服的恒星!

“成功了!我们找到了安全利用反物质能量的钥匙!”首席工程师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意味着,更强大、更安全、甚至可以微型化的“反物质核心”将成为可能,联盟的能量科技和丹道,将迎来质的飞跃!

启发二:来自“晶簇族”的“共晶感知”与空间折叠的绝对稳定。

另一方面,联盟与“晶簇族”的深度合作,也结出了硕果。晶簇族对能量和物质结构有着天生的、近乎直觉的“共晶感知”能力。在他们帮助下,联盟的空间学家对“空间折叠技术”的微观结构有了颠覆性认识。

他们发现,以往空间折叠产生的稳定性问题,根源在于折叠时产生的微观“空间褶皱”和“规则应力集中点”,这些瑕疵在宏观上不易察觉,但长期积累或在外部干扰下,极易引发灾难性的“空间坍塌”。

受晶簇族感知晶体内部缺陷的灵感,联盟开发出了“规则应力探针”和“空间织构修复灵能”。在新一代的“空间折叠引擎”中,这些技术可以实时扫描并“熨平”折叠过程中产生的微观褶皱,如同最高明的织工修复布料的瑕疵,使得折叠后的空间结构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稳定状态。这意味着,更远距离、更频繁、更安全的空间跳跃将成为现实,联盟的机动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将得到指数级提升!

启发三:来自“流风族”的“意识湍流模型”与时间流速的精准控制。

最玄奥的启发,来自气态生命“流风族”。他们独特的集体意识网络,使其对“时间”的感知与碳基生命截然不同。他们提出的“意识湍流模型”认为,时间的流逝速度,与意识场的复杂度和能量密度存在某种非线性关联。

这为联盟一直进展缓慢的“时间流速控制技术”打开了新的大门。苏晓团队放弃了单纯依靠巨大能量扭曲时空的粗暴思路,转而研究如何通过精确调制特定区域的“灵能意识场”的“信息熵”和“相干性”,来极其精细地影响局部时间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