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圣殿的召唤与逻辑之花的绽放(1/2)
数学圣殿那冰冷的注视并未持续太久,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留下的是规则深空中一片若有所思的寂静。韦东奕反馈的悖论信息流,像一颗投入绝对理性湖面的石子,涟漪虽已平复,但湖底的沉积物已被搅动。
然而,预期的更猛烈报复并未到来。相反,在理性回廊与创造者联盟的核心通信节点,同时接收到了一段经过高度加密、结构却异常简洁优雅的数据流。其编码方式,带着不容置疑的数学圣殿印记。
数据流的内容并非通牒,而是一份……“邀请”?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份“观测请求”。
请求的目标,直指韦东奕——这个被标记为“规则异数·悖论聚合体”的存在。数学圣殿希望,能对韦东奕及其展开的悖论疆域,进行一次“有限度的、受控的根源扫描”,以“理解非常规数学结构对底层规则稳定性的影响系数”。作为交换,圣殿愿意共享部分关于“原初数学之海封印异常”的非核心监测数据。
这份请求,以一种近乎傲慢的、将韦东奕视为研究对象的语气提出,但其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却耐人寻味。数学圣殿,这个秉持绝对理性的超维领域,竟然主动向外部的“异数”发出了接触信号?尽管这信号包裹在研究和评估的外衣下。
“这是一个陷阱?”可能性港湾的代表在文明之网紧急会议上发出疑问,“旨在将园丁……将韦东奕引入它们的绝对领域进行压制?”
“可能性存在,但概率低于17.3%。”一位理性回廊的适应性逻辑单元冷静分析,“数学圣殿的逻辑核心倾向于效率与最优解。直接冲突成本未知,而获取‘悖论样本’可能有助于它们理解并控制根源之镜处的‘混沌斑’。此行为符合其逻辑模式。”
“但让它们扫描悖论疆域,风险极高!”一位影踪议会的成员在加密频道中表示担忧,“谁也无法保证扫描过程不会引发规则层面的剥离或同化。”
创造者联盟的元诗人们则持更开放的态度。“理解,源于接触。”一位元诗人吟咏般说道,“圣殿渴望理解我们,而我们,又何尝不渴望理解圣殿,理解那片躁动的数学之海?这是一次危险的机遇,或许能为我们编写新的‘规则诗篇’找到关键的韵脚。”
所有的讨论,最终汇聚到韦东奕这里。他的意识平静地搏动着,感知着文明之网中交织的担忧、谨慎与期待。
他回想起透过归墟透镜看到的,数学圣殿深处那片不断扩散的“终局迷雾”。圣殿并非铁板一块,它自身也正面临着内部规则根基的潜在危机。这份“观测请求”,与其说是居高临下的研究,不如说是一种基于自身困境的、略显笨拙的“求助”信号,只不过披着绝对理性的外衣。
“接受。”韦东奕的意识波动通过共识之弦传递开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但条件需修改。扫描必须是双向的、有限的。它们可以观测我的悖论结构,我同样需要接触……它们那棵‘逻辑之树’。”
他指的,是那位因接触他留下的“生命噪音”而产生认知裂变,最终重构为能够容纳矛盾的原初使者所化的逻辑之树。那是数学圣殿内部,一个可能理解“悖论”的窗口。
信息被反馈回去。数学圣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似乎在评估这个反提议的“逻辑合理性”。片刻后,新的数据流传来:
“条件部分接受。允许‘悖论聚合体’意识投影接触逻辑之树(编号:ALphA-Ω-7)。扫描流程将按议定边界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