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母虎归京,后院起火(1/2)
通往京城的官道上,尘土微扬。一支由数十名精锐骑兵护卫的车队,正朝着那座巍峨的帝国心脏平稳行进。中央那辆宽敞却并不奢华的马车内,坐着风尘仆仆的一家人。容颜清丽依旧的苏婉清,眉宇间却带着多年边关生活留下的坚韧与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她正轻轻拍着怀中刚满两岁、睡得脸蛋红扑扑的儿子萧定邦。旁边挨次坐着三个半大孩子:神情沉稳、手中还紧握着一卷《本草纲目》的三娃萧远航;文静秀气、眼神灵动打量着车外景色的四丫萧文瑜;以及最不安分、眼珠滴溜溜乱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五宝。
马车缓缓驶入京城巨大的城门,仿佛穿过了一层无形的隔膜,外界的喧嚣与繁华瞬间扑面而来。宽阔平整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摩肩接踵的人流,以及那些高耸的牌楼、气派的府邸,无不彰显着帝都的恢弘气象。
“哇!京城好大!房子好高!比咱们沙棘堡和台州加起来都大!”五宝第一个把脑袋挤出车窗,兴奋地大呼小叫,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四丫萧文瑜性格内敛些,但也忍不住扒着车窗,轻声对身旁的三娃说:“三哥,你看那牌楼,上面的字写得真气派,不知是哪位大家的手笔。”
三娃萧远航较为老成,点了点头,目光却更多被街边那些悬挂着“妙手回春”、“祖传秘方”幌子的草药铺和医馆所吸引。他身边坐着一位气质儒雅、面容和善的中年文士,正是吏部尚书林章远的幼子、名满京城的名医林清源。他受萧战所托,提前到城外迎接,一路护送兼做向导。林清源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模样,微笑道:“京城乃天下首善之区,汇聚四海精华,日后你们在此定居,要见识和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
苏婉清看着窗外掠过的繁华街景,心中却并无多少初来乍到的喜悦,反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这京城的繁华,与她熟悉的边关沙场、海边船厂的粗犷截然不同,带着一种精致却疏离的气息。想到即将见到那个让她又气又念、极不靠谱的丈夫,她心里更是七上八下,不知是该先给他一拳头,还是……先看看他瘦了没有。
车队终于抵达了皇帝御赐的镇国公府。府邸果然气派非凡,朱漆大门,石狮矗立,高悬的匾额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提前得到消息的管家带着一众仆役婢女,早已在门外垂手恭立,跪迎主母和少爷小姐们。
苏婉清抱着依旧熟睡的小定邦,刚被丫鬟搀扶着走下马车,还没来得及仔细打量这未来要居住的“新家”,一个早就安排在京城、负责情报联络的心腹婆子王嬷嬷就趁着混乱,悄无声息地凑上前来,一边假装帮她整理披风,一边用极低极快的语速,将那个“惊天动地”的消息禀报了她:
“夫人,大事不好!老爷……老爷他前几日被陛下……御赐了四位美人!说是……说是给老爷做侧室,开枝散叶!人……人已经送到府里了!”
苏婉清脸上的温和笑容瞬间凝固,如同被冰雪覆盖。随即,柳眉倒竖,杏眼圆睁,一股源自沙棘堡、经历战火淬炼的凛然煞气油然而生,连周围空气的温度都仿佛骤降了几度。怀里的萧定邦似乎感应到了母亲情绪的变化,不安地扭动了一下,发出细微的哼唧声。
“好哇!萧!战!”苏婉清几乎是从牙缝里,一字一顿地挤出这个名字,声音不大,却带着冰碴子,“你个老登!在外面打了几年仗,翅膀硬了是吧?功劳大了,胆子也肥了!还敢往家里领人了!还是御赐的?!你可真给我长脸啊!”
管家和一众仆役们吓得噤若寒蝉,头垂得更低,恨不得把脑袋埋进地砖缝里。孩子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诡异变化,连最闹腾的五宝都乖乖闭上了嘴,悄悄挪到三娃和四丫身边,三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用眼神无声地交流着:“婶婶好像很生气……是因为四叔吗?”
萧战其实早就收到了家人今日抵京的准确消息,在府里坐立不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既期盼着见到久别的妻儿,又无比恐惧那“四位美人”的炸弹被引爆。听到外面车马人声,他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好硬着头皮,脸上堆起自以为最灿烂、最谄媚的笑容,快步从府内迎了出来:
“夫人!一路辛苦!哎呀,可想死我了!这就是我的宝贝儿子定邦吧?快让爹抱抱,看看沉不沉!”
他伸出双手,目标明确地直奔苏婉清怀里的萧定邦而去,企图用这个尚在懵懂中的小儿子作为“护身符”和缓和气氛的“道具”。
谁知,小定邦在路上颠簸多日,刚睡醒还有些迷糊,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这个凑过来的、笑容“猥琐”的陌生男人,愣了一下,小嘴一瘪,金豆子瞬间在眼眶里聚集,随即“哇——”的一声,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扭身死死抱住母亲的脖子,把小脸埋进去,只留给萧战一个无情的后脑勺。
萧战的双手就那么尴尬地僵在半空,脸上的笑容也凝固成了雕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周围仆役们拼命低头忍住笑意,肩膀微微耸动。
苏婉清看着丈夫这吃瘪的样子,心头的火气莫名消了一丁点,但面上依旧冷若冰霜,她冷笑一声,看都懒得再看萧战一眼,抱着儿子,对孩子们淡淡说了声:“我们进去,看看咱们的新家。”说罢,径直越过僵在原地的萧战,如同女王巡视领地般,踏入了镇国公府的大门。
萧战独自站在原地,望着妻儿决绝的背影,感受着秋风的萧瑟,内心一片悲凉:“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开局,地狱难度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