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皇子府避难(1/2)
六皇子李承弘因东南之功,虽未明确奖赏,但被老皇帝恩准提前开府,赐下紧邻皇城的豪华府邸,并允许其组建自己的属官班子。这标志着这位年轻的皇子正式走向政治前台,拥有了独立的班底和影响力,对于波谲云诡的朝局而言,无疑投下了一颗分量不轻的石子。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宫里的传旨太监就抵达了镇国公府,正式宣布六皇子开府的消息,并邀请诸位王公大臣于三日后前往新府邸道贺。正在书房硬板床上辗转反侧、唉声叹气的萧战一听,如同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一个激动,鲤鱼打挺就想起来,结果差点闪了那把征战多年的老腰。
“哎哟喂!”他揉着腰,脸上却绽放出劫后余生的狂喜,“快快快!备马!备最厚的礼!把库房里那尊玉观音,还有那柄镶宝石的匕首都给老子装上!老子要去给六殿下道贺!必须第一个到!”
他嚷嚷着,动作麻利得像是身后有追兵,与昨日那蔫头耷脑的模样判若两人。
苏婉清刚起身,正在梳妆,听到外面的动静,透过窗子冷眼看着他忙里忙外、喜形于色的样子,不由冷哼一声,对身边的贴身丫鬟道:“瞧见没?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看他能躲到几时。”
萧战穿戴整齐,路过正房门口时,努力挤出一个谄媚的笑容,隔着门高声汇报:“夫人!六殿下开府,这是朝廷正事,关乎国本!我必须得去!还得去给他撑撑场面,镇镇场子!那个……今天估计宾客多,应酬晚,我可能回来得很晚,非常晚!就不用等我吃晚饭了,也别给我留门了!你们早点歇着!”说完,不等里面回应,几乎是脚不沾地地“蹿”出了府门,仿佛慢一步就会被什么洪水猛兽吞没。
六皇子新府邸门前车水马龙,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李承弘身着皇子常服,亲自在门口迎接宾客,虽然年轻,但经过东南历练,眉宇间已多了几分沉稳。看到萧战几乎是冲过来的身影,他十分高兴,连忙迎上前:“老师,您来了!您能来,学生这府邸才算真正有了底气!”
萧战一把搂住李承弘的肩膀,动作亲昵得如同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他把脑袋凑过去,压低声音,语气带着无比的庆幸:“承弘啊!我的好学生!你这府邸开得太是时候了!简直是天降祥瑞,救为师于水火啊!你都不知道为师这两天过得是什么日子!”
李承弘先是一愣,随即联想到昨日在朝中隐约听闻的、关于“萧国公府因御赐美人引发家庭地震”的八卦,顿时了然于心,看着自己这位战场上威风八面、家里却怂得如此真实的老师,真是哭笑不得:“老师……您和师母……这……”
“别提了!千万别提!”萧战摆摆手,做出一副痛心疾首、不堪回首的模样,“女人心,海底针!翻脸比翻书还快!还是你这儿好,清静!都是爷们儿,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走走走,别在这儿傻站着了,带我去看看你的新书房,咱们师徒好久没见了,得好好聊聊‘国家大事’!对对对,就是国家大事!”他特意强调了“国家大事”四个字,仿佛这样就能赋予他逃离行为无比正当的理由。
六皇子府贺喜的宾客络绎不绝,文武百官皆有到场。很快,人们就发现,今日的萧国公格外“关心”六皇子殿下。从开府典礼的站位,到宴席的座次安排,他几乎全程“黏”在李承弘身边,而且谈兴极浓,口若悬河。
他拍着一位老将军的肩膀,大谈特谈东南水师的火器配置与倭寇船队的弱点;他拉着一位户部官员,探讨建造新型铁甲舰的预算问题(虽然对方一头雾水);他甚至能跟工部的官员聊起台州船厂那个“哐哧哐哧”响的蒸汽机原理(当然是胡说八道版)……仿佛他肚子里有倾泻不完的“真知灼见”,迫切地需要与六皇子及其宾客分享。
宴席结束后,夕阳西下,其他宾客们开始陆续拱手告辞。萧战却端着茶杯,坐在花厅里,稳如泰山,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他甚至指挥六皇子府的下人:“再去添点炭火,这屋里有点凉了。对了,再沏壶新茶来,要浓点的,提神!”
李承弘送走几波客人后,回到花厅,看着依旧稳坐钓鱼台的老师,试探着问:“老师,天色已晚,您……府上师母和弟妹们怕是还在等您回去……”
“晚什么晚?华灯初上,正是秉烛夜谈、谋划未来的好时候!”萧战义正辞严地打断他,脸上洋溢着“鞠躬尽瘁”的光辉,“承弘啊,你刚开府,很多事情千头万绪,人事安排、各方关系、未来规划……哪一样不得仔细斟酌?为师经验丰富,正好趁此机会,好好给你梳理梳理,说道说道!免得你走了弯路!”他越说越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最后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今晚我就住你这儿了!咱们师徒抵足而眠,彻夜长谈!就这么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