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集:针艾并用(1/2)
第12集:针艾并用
晨露刚沾湿草叶时,部落西头的石屋里已传来压抑的呻吟。轩辕背着药篓从东山采药回来,刚过晒谷场就听见那熟悉的痛呼——是共工氏的长子后土。这汉子半年前随部落狩猎时被发狂的野牛撞中腰部,此后便落下个顽疾,时好时坏,近来更是痛得直不起身。
“轩辕大哥,你可来了!”后土的妻子见轩辕进门,眼圈泛红地迎上来,“昨夜他疼得滚到地上,折腾到天快亮才迷糊了片刻,这会又醒了。”
石屋角落里,后土正趴在铺着干草的石榻上,脊背弓得像只虾米,额上沁着冷汗,每动一下,腰部的肌肉就抽搐着绷紧。轩辕放下药篓,蹲身掀开盖在他身上的麻布,只见后腰处有一块巴掌大的淤青,虽已过半年,那处皮肤仍比别处暗沉,按下去时,后土疼得闷哼一声,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
“试过上次教的导引术吗?”轩辕指尖避开淤青处,轻轻按揉周围的肌肉,触感僵硬如石块。
后土喘着气摇头:“没用,动一下就像有根刺扎进骨头里,哪敢弯腰伸腿。”
轩辕沉吟片刻。前几日他曾用砭石针刺后土腰侧的“肾俞”穴——这是他随岐伯研习时记下的穴位,据说能通肾气、理腰脊。当时针刺后,后土确实松快了些,可过了不到两个时辰,疼痛又卷土重来,甚至比先前更烈。
“岐伯先生说,此穴虽能通经络,却难补亏损。”轩辕想起临行前岐伯的叮嘱,“你这伤是冲撞伤了肾气,经络堵了,阳气也亏了,单靠针刺通经络,好比水渠通了却没活水,终究难长久。”
后土妻子急道:“那可如何是好?总不能让他一辈子这样疼着!”
轩辕望向窗外,晨光正透过石缝照在墙角那捆晒干的艾草上。那是上月从南方部落换来的陈艾,叶片厚实,揉碎了能闻到浓郁的药香。他忽然想起南方巫医用艾草熏烤关节治风湿的法子,当时只当是驱寒,此刻却心头一动——艾草性温,燃烧时的热力能透进皮肉,或许能补上后土亏的阳气?
“取些艾草来,再找块生姜。”轩辕起身道。
后土妻子虽不解,还是快步取来东西。轩辕挑了几片最厚实的艾草,揉成鸡蛋大的艾团,又将生姜切成薄片,小心翼翼地铺在后土后腰的淤青处。“可能会有些烫,忍一忍。”他说着,取火石点燃艾团,待火苗渐弱,将冒着青烟的艾团悬在姜片上方寸许处。
起初后土只觉一股暖意缓缓渗进来,像春日阳光晒在背上,倒也舒服。可片刻后,那暖意渐渐变烈,像有细小的火星顺着皮肉往里钻,烫得他忍不住想扭身躲开。“别动。”轩辕按住他的肩膀,“这是艾草的火气在找寒气,撞上了才会烫。”
话音刚落,后土忽然“嘶”了一声,不是疼,是惊——方才那根像扎在骨头里的刺,竟随着那股热力慢慢松了,像冰棱遇着暖阳,一点点化开来。他试着动了动腰,虽还有些沉,却不再是撕心裂肺的痛。
“怎么样?”轩辕见他眉眼舒展,便将艾团移开些,留着余温熏着。
“松快了……”后土声音发颤,不是疼的,是激动,“半年了,头回觉得这腰还能使上劲。”
轩辕却没停,他从药篓里取出一枚打磨光滑的砭石,在火上烤了烤,待温度适中,找准后土腰侧的“肾俞”穴,轻轻刺入半寸。这一次,针尖触到穴位时,后土没像上次那样痛得抽搐,反而打了个轻颤,像是堵住的水渠忽然通了,一股暖流顺着脊柱往上窜,直抵后颈。
“针通经络,让阳气能走得顺;艾补阳气,让走过来的阳气有力量。”轩辕一边捻动砭石,一边缓缓道,“你这伤,是经络堵了,阳气又不够冲开淤堵,单用针,通了也容易再堵;单用艾,阳气足了却没通路,也白搭。”
后土趴在那里,听着轩辕的话,忽然懂了——去年冬天,他见部落里的篝火快灭了,添了柴却没吹火,柴堆半天也烧不起来;后来先吹旺火星,再添柴,火一下子就蹿高了。这不就跟现在一样?针是吹火的气,艾是添的柴,少了哪样都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