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12章 第12集:针艾并用

第12章 第12集:针艾并用(2/2)

目录

半个时辰后,轩辕拔出砭石,艾团也燃尽了。后土试着站起来,虽还有些微酸,却能直起腰了。他妻子在一旁抹泪,要给轩辕磕头,被轩辕扶住:“别谢我,该谢这针和艾,它们本就是天地给人的礼物,就看怎么用在一处。”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是岐伯背着药篓来了。他见后土能站着,便笑问:“看来你把‘针引气、艾补气’的理儿参透了?”

轩辕点头,将方才的法子细细说给岐伯听,从艾团悬灸的高度,到砭石刺入的深浅,连生姜片的厚薄都没落下。“刚开始我也怕,怕针和艾撞上会伤着人,可方才看后土的反应,才明白阳气和经络本就是一对亲兄弟,哪有弟弟帮哥哥,哥哥还会嫌的?”

岐伯捋着胡须笑:“你可知这法子的妙处在哪?”不等轩辕答,他便指着窗外的山,“你看那山涧,有水渠,有水流,才能浇得活田地。经络是水渠,阳气是水流,针是修水渠的镢头,艾是引来的山泉,缺一样,田地都得旱着。”

轩辕望着山涧,忽然想起年少时随部落迁徙,见南方人用竹管引水,北方人用陶罐储水,当时只觉得地域不同法子不同,此刻才懂——医道哪分南北?不过是找到能凑在一处的法子,像针和艾,看似不相干,凑对了就能救人。

后土在一旁听着,忽然说:“轩辕大哥,你把这法子教给我吧,部落里还有几个跟我一样伤了腰的,我也能帮他们试试。”

轩辕看向岐伯,岐伯点头:“教给他。医道不是藏着的宝贝,是要让人传着用的。”

于是那天下午,石屋里挤满了人。轩辕先教大家认“肾俞”穴,说“就在腰眼旁边,按下去发酸的地方就是”;再教怎么揉艾团,“要揉得紧实,烧起来才匀”;最后教针艾并用的火候,“艾烧得太旺会烫,针捻得太急会痛,得像哄孩子,轻着点,耐心点”。

有人问:“除了腰疼,这法子还能治啥?”

轩辕想了想,指着角落里一个总说膝盖发凉的老妪:“婆婆的膝头,每逢下雨就疼,是经络里有湿气,阳气又不够,用针通膝盖的‘足三里’,再用艾熏着,保管能好。”

老妪半信半疑,当天就试了。夜里下雨,她竟没像往常那样疼得抱膝坐到天亮,反而睡得安稳。第二天一早,她拄着拐杖来谢轩辕,颤巍巍地说:“针像给膝盖开了个小窗户,艾像往窗户里送了把火,暖和!”

消息传开,部落里渐渐有了新景象:有人用针刺了“合谷”穴,再用艾熏着治牙疼;有人先灸了“关元”穴,再扎针通气血,治好了多年的腹痛。轩辕把这些都记在兽皮上,标上谁用了什么穴,艾团烧了多久,针捻了几下,像在编织一张网,把零散的法子都串了起来。

这天傍晚,轩辕坐在火堆旁整理兽皮,岐伯走来坐下,递给他一块烤熟的兽肉:“你发现没有,针和艾,就像阴阳。”

轩辕咬了口肉,点头:“针属阳,刚硬,能破淤;艾属阴,温和,能滋养。阳无阴则烈,阴无阳则滞,合在一处才平衡。”

岐伯笑了:“这才是医道的根。天地分阴阳,人身分阴阳,连治病的法子也分阴阳,合则生效,分则力减。”他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往后你会发现,不止针和艾,草药配伍是阴阳,四诊合参是阴阳,就连治未病和治已病,也是阴阳。”

轩辕望着跳动的火苗,忽然想起后土说的篝火——柴是阴,火是阳,少了哪样,都烧不旺。他低头看向那块记满法子的兽皮,忽然觉得,自己不是在记法子,是在找阴阳相遇的地方。

夜色渐深,石屋里的呻吟声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低语和笑声。轩辕收起兽皮,知道明天又有新的病例要记,新的阴阳要寻。

想知道轩辕还会发现哪些针艾并用的妙法?且看下集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