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23章 第23集:饮食疗疾

第23章 第23集:饮食疗疾(1/2)

目录

第23集:饮食疗疾

清晨的露水还凝在草叶上时,轩辕已带着少师往部落的谷地去了。田垄里的粟米刚抽新穗,青黄相间的穗子在风里轻轻摇曳,几只灰雀落在田埂上啄食散落的谷粒,见人来便扑棱棱飞进远处的树林。

“少师你看,”轩辕弯腰捻起一穗粟米,指尖拂过饱满的颗粒,“这粟米性温,入脾经,去年冬月部落里有孩童腹泻,便是用它熬粥,三日后便见好。”

少师握着骨笔,在兽皮卷上飞快地刻记,骨笔划过兽皮的“沙沙”声里,带着几分急切:“先生昨日说‘五谷为养’,弟子仍有不解,为何单单以五谷为养,蔬果禽兽便不足吗?”

轩辕直起身,望了望远处山坡上的果林,又转头看向围栏里的羊群,轻声道:“你看天地间,草木春生夏长,五谷应时而生,最得天地之气。人食五谷,便能承接这份生生之气。蔬果可佐之,禽兽可补之,却不能替代五谷的根基。”他顿了顿,指着田垄边几株叶片发紫的植物,“就像那苋菜,性凉能清热,但若日日以它为主食,脾胃虚寒的人怕是要受不住。”

正说着,田埂那头传来一阵咳嗽声。一个身形瘦削的少年背着半篓野菜,捂着胸口蹲在地上,咳得身子直打颤。轩辕快步走过去,少师紧随其后。

“是木禾家的小子?”轩辕扶住少年的肩膀,触手一片冰凉。少年抬起头,脸色发白,嘴唇却泛着淡淡的红,眼窝下有淡淡的青影。“先生,”少年喘着气,“这几日总觉得心口发闷,吃不下饭,还总渴。”

轩辕掀开少年的衣襟,见他肚脐周围的皮肤微微发暗,又问:“小便如何?”少年愣了愣,低声道:“黄,还少。”

“扶他到那边石头上坐。”轩辕对少师说,自己则转身往树林走去。少师扶着少年坐下时,见他手心全是冷汗,忍不住皱起眉:“你这病拖了几日了?”少年嗫嚅道:“有四五天了,以为是天热,没当回事。”

片刻后,轩辕捧着一把鲜绿的豆子回来,豆子颗粒饱满,带着湿润的泥土气。“这是绿豆,”他对少年说,“你这是暑气伤了津液,脾又运化不动,才吃不下饭。”说着便让少师取来陶罐,在溪边汲了水,把绿豆放进去煮。

火苗舔着陶罐底,咕嘟咕嘟的声响里,绿豆的清苦味渐渐弥漫开来。轩辕坐在少年身边,指着陶罐说:“绿豆味甘,性凉,能清暑热,还能利尿。你看它生在夏末,正是天地为解暑气生的好物。”少年望着陶罐里翻滚的绿豆,眼里渐渐有了神采:“先生,这豆子真能治好我的病?”

“单靠它还不够。”轩辕从药篓里取出几块晒干的山药,用石臼捣碎,“你脾弱,得加些山药。这东西性平,补而不燥,最适合调理脾胃。”少师在一旁飞快记录:“绿豆,清暑热,利小便;山药,补脾胃,益气力。二者同煮,可治暑天食少、口渴、胸闷。”

陶罐里的绿豆渐渐煮烂,汤色变成淡淡的绿。轩辕盛出一碗,晾至温热递给少年:“慢点喝,一日三次,喝上两日再看看。”少年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豆香混着山药的绵甜在舌尖散开,喝完一碗,竟觉得胸口的闷胀轻了不少。

“先生,这食疗的法子,比吃药方便多了。”少年笑着说。轩辕点点头:“《周书》里说‘药食同源’,远古时没有药,先民便是靠五谷蔬果治病。轻症用食疗,既能去病,又不伤身,何乐而不为?”

正说着,一个妇人挎着篮子匆匆走来,篮子里装着些熟透的李子。“轩辕先生,”妇人急道,“我家那口子昨天吃了半篮李子,今天一早便拉肚子,拉得浑身发软,您快去看看吧!”

轩辕跟着妇人往她家走,少师紧随其后。路上,轩辕对少师说:“李子性凉,味酸,少量吃能开胃,吃多了便伤脾胃。这便是食疗的讲究——过则为害。”

到了妇人家,只见男子躺在草席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轩辕按住他的手腕,脉象浮而无力。“拉了几次?”轩辕问。妇人答:“从半夜到现在,拉了五六次,全是稀水。”

轩辕起身走到院子里,见墙角晒着些干姜,便取了几块,又让妇人舀来一碗小米。“取陶罐来,”轩辕道,“用干姜煮小米粥,煮得稠些。”少师在旁记录:“李子过食伤脾阳,致泄泻。干姜性热,温脾阳;小米性温,补脾胃。共煮为粥,可温中止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