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 > 第258章 当所有人都成了她的嘴,她反倒闭上了眼

第258章 当所有人都成了她的嘴,她反倒闭上了眼(1/2)

目录

林墨与蓝护卫的心脏同时漏跳了一拍。

不再用她的名字去回答?

那用什么?

在这场动摇国本的舆论战中,苏烬宁这个名字,既是定海神神,也是风暴的中心。

放弃它,无异于自断臂膀。

然而,苏烬宁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汪深不见底的古潭,她已然做出了决定。

不等林墨再问,宫外的世界已然风雷激变。

沈昭仪的动作,比任何人预想的都更狠、更快。

她没有再用阴谋诡计去栽赃或构陷,而是选择了一种堂皇到令人不寒而栗的阳谋。

一张张以假乱真的《独裁诏书》,如雪片般悄然无声地流入了京城市井,乃至通过早已布好的暗线,流向了全国各州府。

诏书以昂贵的金丝玉牒为底,字迹是模仿圣上笔迹的馆阁体,庄重威严,而那枚赤玺印章,更是仿得天衣无缝,连掌管印玺的老臣初看之下都难辨真伪。

诏书的内容,更是毒辣到了极点。

它没有攻讦苏烬宁,反而将她捧上了前所未有的神坛——“皇后苏氏,天命所归,司掌民心,有大智慧。自即日起,天下政令,唯皇后旨意是从,各地民策台悉数废止,万民之言,皆由皇后一人代为天听。”

这道伪诏,像一柄裹着蜜糖的利刃,精准地刺向了苏烬宁一手建立的体系的心脏。

它将“聆听”扭曲为“代言”,将“共治”偷换为“独裁”。

它在告诉天下百姓:你们的觉醒毫无意义,你们的声音终究只为成就另一个人至高无上的权力。

恐慌如瘟疫般蔓延。

各地民策台前,原本热烈讨论的人群变得沉默,那面曾让他们引以为傲的石墙,此刻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他们的天真。

“我就说,哪有真正放权于民的道理……”

“原来,我们都只是她登顶的棋子?”

“废除民策台?那我们以后的话,又要说给谁听?”

济世阁内,林墨面前悬浮着一张巨大的光幕,那是以宁火井为核心构建的“静脉帘”,能够实时监测王朝疆域内“心火”的宏观波动。

光幕上,代表着万民信念的金色光脉,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去。

“娘娘!”林墨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全城心火波动,在一个时辰内骤降三成!这是集体信念崩塌的征兆!再这样下去,民心就……就散了!”

她火速冲向宁安殿,心中焦急如焚。

然而,推开寝宫大门,看到的却是一副让她错愕的景象。

苏烬宁正盘膝坐在榻上,双目紧闭,练习着一种极为古怪的闭气吐纳之法。

她的脸色苍白如纸,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整个人仿佛刚从深水中捞出来一般,虚弱到了极点。

“刚用了‘末世之眼’。”苏烬宁没有睁眼,声音轻得像一阵风,“我看了一场……没有我的未来。”

林墨心头巨震。

末世之眼,预知三日危险,代价是消耗生命力,闭关三日。

她竟在这最关键的时刻使用了它?

而且看到的,是没有她的未来?

苏烬宁没有再解释,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她退下。

接下来的三日,宁安殿大门紧闭,整个皇宫都陷入一种诡异的死寂。

伪诏带来的疑云越积越厚,仿佛一场倾盆暴雨前的沉闷。

沈昭仪在深宫中听着各处传来的消息,嘴角的笑意愈发得意。

她要的,就是这种万马齐喑的绝望。

第三日破晓,异变陡生!

京城北市最大的那面民策台石墙上,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原本空白的墙面,竟如水墨浸染宣纸一般,自动浮现出一行行清晰的文字!

没有辩解,没有反驳,更没有愤怒的檄文。

第一行字是:

“我们记得阿阮。”

人群中一片哗然。紧接着,第二行字缓缓浮现:

“我们记得西坊那十个学会了手语的孩子。”

第三行:

“我们记得永巷里那位守陵老人的眼泪。”

“我们记得王二麻子家的牛找到了。”

“我们记得李家寡妇的屋顶修好了。”

一个个名字,一件件小事,开始如潮水般涌现在石墙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