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丁元英:五美倒追,扶贫狂卷万亿 > 第222章 七十年的火

第222章 七十年的火(2/2)

目录

“小禾……火要灭了……你得替我听着……”

话音落下的刹那,天空中的螺旋辉光再度闪现,比之前更加凝实。光桥并未完全成型,但在其末端,隐约映出一座建筑轮廓:穹顶呈半球状,四周环绕着十二根立柱,柱身缠绕着藤蔓般的能量纹路。

新坐标生成

目标地点:秦岭北麓,古长安道遗线西侧。

建设建议:第二节点接收站选址。

“它在指引我们。”吴斌激动地说,“不只是传递信息,它还想让我们建更多这样的地方!一个网络,一张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倾听之网!”

冯婷望向远方,目光深远:“七十年前,他们称之为‘静夜思’,是因为那个时代太吵,人心太躁,没人愿意安静下来听一句真话。

‘今天我们有更先进的技术,可耳朵却比任何时候都聋。也许这个网络真正的目的,不是通讯,而是唤醒。”

肖亚文弯腰拾起那枚已冷却的吊坠,轻轻放回陈茹手中。

“那就从第二个节点开始。”她说,“但我们不能再靠秘密和牺牲推动它。这一次,我们要公开,要透明,要让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都有资格参与。”

听火者联盟的第一次正式会议在三天后召开。

地点选在废弃的陶瓷研究所旧址,正是当年“静夜思计划”最初的实验基地。会议室由原厂房改造而成,墙壁保留着斑驳的釉彩痕迹,天花板悬挂着几盏老式钨丝灯,昏黄的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投下深深的影子。

参会者不多,仅有九人:除肖亚文、冯婷、吴斌、陈茹外,还包括两名退役的量子物理研究员、一位民俗学教授、一名独立纪录片导演、一位盲人音乐家,以及一位来自西北偏远山村的小学教师。

肖亚文站在讲台前,身后投影显示着星火网络目前的状态图:一个以五台山为核心,向外辐射出三条光脉的三维模型。

“我们不做情报机构,不依附资本,不服务于任何政权。”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我们的使命只有一个:守护并扩展这份文明级的倾听能力。它不属于某个人,某个组织,而属于所有愿意打开心扉的人。”

她顿了顿,看向那位小学教师:“李老师,您昨天说,村里的孩子们总喜欢把耳朵贴在地上,听‘地底下唱歌’。您觉得,他们能成为未来的听火者吗?”

女人腼腆一笑,眼神明亮:“他们不懂技术,但他们相信声音是有生命的。前天夜里,有个孩子跑来找我,说他梦见了一口会哭的井。我觉得……那不是梦。”

会议室一片寂静。

片刻后,盲人音乐家轻声开口:“我失明三十年。但我发现,当我彻底看不见的时候,耳朵反而开始‘看见’世界。我能听出一个人进门时脚步的重量,听出谎言藏在哪个音节里。如果这种感知可以被记录、被共享……也许人类终于能学会,如何真正地理解彼此。”

会议最终通过三项决议:

一、启动“燎原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具备历史情感积淀的遗址作为潜在节点。

二、建立“通灵壤培育基地”,研究如何人工合成承载记忆的陶瓷材料。

三、面向公众开放基础训练课程,培养首批民间听火者。

散会时,夕阳正斜照进厂房。尘埃在光柱中飞舞,宛如无数微小的灵魂苏醒。

肖亚文走出大门,抬头望天。

云层之上,那道螺旋辉光若隐若现,如同宇宙深处的一声低语。

她知道,这场燃烧了七十年的火,才刚刚开始照亮人间。

丁元英站在未来的高处,看见了。他知道一切都来得自然,都在意料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