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洪荒:我的道侣是天道 > 第231章 冰冻岐山

第231章 冰冻岐山(1/2)

目录

鲁雄大军依仗传统兵法,稳扎营盘,占据地利,试图以国力与经验压制西岐。然而,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军事对峙,却在姜子牙登坛作法,引动**北极寒气**,致使**盛夏飞雪,冰封岐山**后,以一种近乎降维打击的方式迅速瓦解。云逸的灵识高悬于战场之上,他关注的并非这场战斗的胜负——那在姜子牙决定动用仙家手段时已无悬念。他真正在意的,是借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近距离、全方位地观察姜子牙施展的这场大规模气候法术,深入研究其在战争中的应用原理、威能界限以及对后世战争形态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施法前奏:天时、地利与符诏】**

姜子牙并非鲁莽行事。他在相府之中,早已推演天机,算定施法的最佳时机。云逸注意到,姜子牙选择的,并非随意一个夏日,而是**三伏**之中的**中伏**末期。此时天地间阳气最盛,但物极必反,亦是阴气暗生、寒气易于引动的微妙节点。此谓**借天时**。

岐山之地,山势逶迤,本身就有聚拢地气之效。鲁雄大军驻扎于山坳营地,地势相对低洼,空气流通性较差,一旦寒气降临,不易散逸,反而会积聚加剧。姜子牙巧妙地将战场选在了此地,正是**借地利**。

最重要的,是**符诏与传承**。云逸的灵识清晰地感知到,当姜子牙登临早已筑好的**七星法坛**之上时,他手中所持的,并非普通符箓,而是蕴含着一丝**玉清仙光**与**元始符诏**气息的玉虚宫秘宝。这枚符诏,才是他能沟通天地,引动远在亿万里之外的北极寒气的关键凭证!没有圣人道统的认可与支持,寻常修士妄图施展如此规模、干涉天象的法术,必遭天谴反噬,身死道消。此谓**借势**。

姜子牙沐浴更衣,焚香祷告,步罡踏斗,口中念念有词,皆是玉虚秘传的**祈寒神咒**。云逸仔细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包括法力的流转节奏、与天地灵气的共鸣频率、以及那枚符诏被激发时,与冥冥中北极之地的规则联系。

**【法术显威:规则层面的寒意】**

随着姜子牙将手中符诏望空一祭,一道清蒙蒙的光华直冲霄汉,没入铅灰色的云层之中。

刹那间,风云变色!

并非简单的乌云汇聚,而是整个岐山区域范围内的**温度规则**被强行扭曲、改写!云逸能“看”到,无形的寒气规则如同潮水般,以法坛为中心,向着鲁雄大营方向汹涌而去。这股寒意并非源自水汽凝结,而是直接作用于空间本身,降低其分子平均动能,是**概念层面**的“冷”。

天空中的水汽在这种规则影响下,瞬间凝结成厚重的铅云,鹅毛大雪凭空生成,纷纷扬扬落下。寒风呼啸,那风中也带着刺骨的规则寒意,穿透普通的衣物和营帐,直接带走生灵体内的热量。

鲁雄大营所在的区域,温度在极短时间内骤降数十度,从炎炎夏日直接步入酷寒严冬!地面迅速结起冰霜,河流凝固,草木挂满冰棱。

云逸特别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现象:

1.**范围精确控制:**寒潮的影响范围,大致以岐山鲁雄大营为核心,向外辐射约二十里,边界相对清晰。这表明姜子牙对此术的控制达到了相当精准的程度,避免了波及过广,造成不必要的生灵涂炭(亦是为了减少因果)。

2.**持续时间与强度:**风雪严寒持续了整整一夜,强度足以让毫无准备的凡人军队彻底失去战斗力。但其后,随着符诏力量耗尽,天气便逐渐恢复正常。这说明此术虽威力巨大,但属于**持续性、范围性**的控制\/削弱法术,而非瞬间毁灭性打击,且依赖外部能量(北极寒气)和符诏支持,无法长久维持。

3.**对生灵的影响:**此术对没有法力护体、未做针对性防护的凡人效果极佳。商军士卒在严寒中迅速失去战斗力,冻伤冻死者众。但对于杨戬、哪吒这等修为有成、寒暑不侵的修士,影响微乎其微。这凸显了气候法术在敌我识别上的局限性,属于无差别范围影响。

**【战术价值与应用局限分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