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 第276章 试点项目初见成效,引发示范效应

第276章 试点项目初见成效,引发示范效应(1/2)

目录

午后的阳光穿过省财政厅大楼前的梧桐树,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望刚刚结束了一场堪称完美的“路演”,他甚至能感觉到钱世仁办公室里那杯白瓷茶杯的温度,正随着“印钞机”三个字而升腾。

胜利的喜悦如同醇厚的酒,尚未在心头完全化开,手机的震动就带来了一丝不和谐的颤音。

是王珂发来的加密信息。

林望的脚步停在路边,指尖划开屏幕,脸上的笑意还未散尽。然而,当那几行字映入眼帘时,他脸上的肌肉像是被瞬间冻结,那抹轻松的弧度,一寸寸地僵硬,然后缓缓敛去。

“林处,出事了。安平县政府刚刚发了紧急通知,以‘迎接上级领导视察,美化城乡环境’为由,强行叫停了我们正在施工的全县宽带网络升级项目,并且把已经到位的施工队,调去给县里修一个……音乐喷泉广场。”

音乐喷泉广场。

这六个字,像六根冰冷的针,扎进了林望的瞳孔里。

他静静地站在人来人往的街边,周围车水马龙的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他能感觉到阳光的温度,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信息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负责这个喷泉项目的公司,我查了一下,叫‘云州伟业建设集团’,法人代表,王伟。”

王伟。

林望的脑海中,【关系链】系统瞬间被点亮。一条清晰的脉络图在他眼前展开:省经信委的王主任,他头顶那枚深红色的[恼怒]与[轻蔑];云州钢厂车间里,孙德发那张谄媚的脸上,[狐假虎威]的标签背后,牵着的那根看不见的线;现在,这根线终于在安平县,以一个荒唐的音乐喷泉广场,具象化地显现出来。

这是一次精准而傲慢的反击。

对方没有选择在云州这个硬骨头上和他硬碰硬,而是选择了他最薄弱,也最容易被地方势力拿捏的农业试点。他们甚至懒得找一个像样的理由,一个“美化环境”的音乐喷泉,就足以将投资数千万、关乎全县农业未来的“神经网络”项目,像垃圾一样扫到一边。

这不仅仅是阻挠,这是一种羞辱。

一种赤裸裸的示威,告诉他林望,在地方上,行政命令有时候不如一个电话,长远规划有时候不如一个面子工程。

林望的视野里,他能清晰地“看”到,远在安平县的王珂,头顶的标签正在经历一场风暴。最初的[斗志昂扬]已经黯淡,取而代之的是大片代表[愤怒]的赤红,以及一抹代表[无力]的深灰。他甚至能想象到,安平县那位县长,前几天还拉着王珂的手,头顶[渴望发展]标签闪闪发光,此刻,恐怕正亮着一枚硕大的[左右为难]和[被迫服从]。

林望没有立刻回电话,也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他只是收起手机,默默地走到路边的长椅上坐下,像一个普通的下班族,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车辆。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现在冲到安平县去质问县长?没用。县长只会摆出一堆困难,最终把皮球踢给“上级指示”。去找省经信委的王主任理论?更没用。他会一脸无辜地表示,地方上的具体工程项目,他一个省里的主任怎么会知道。

对方布下的,是一个阳谋。他们就是要看他林望如何应对。是气急败坏地在基层打滚,被一个县的官僚体系拖得精疲力尽,最终灰溜溜地承认失败?还是回到省里四处告状,最后在无休止的扯皮中,耗尽省委书记对他的信任和耐心?

林望缓缓吐出一口气,胸中的那股燥热被他强行压了下去。他拿起手机,没有打给王珂,而是拨通了王林的电话。

“老王,云州那边,进展怎么样?”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波澜。

电话那头的王林显然还不知道安平县的事,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进展?何止是进展,是突破!你走之后,刘明和张师傅那个攻关小组简直是疯了,三天三夜没合眼,把二号转炉的能耗硬生生降下来快百分之十!现在整个云钢都传开了,说我们办公室来了个‘神仙’,点石成金!好几个分厂的厂长都偷偷跑来找我,问什么时候能轮到他们!”

“好。”林望只说了一个字,然后继续问道,“临江区呢?李悦那边有消息吗?”

“也有!李悦刚才还跟我通过气,说你从财政厅要来的那笔钱简直是及时雨!她用你那个‘杠杆投资’的法子,筛选出了两个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学生团队,一个搞无人机算法的,一个做工业软件的。她正准备跟几家风投机构接触,说是要搞个小型的项目路演,把声势造起来!”

听着王林的话,林望的嘴角,终于重新勾起了一抹弧度。那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一种棋手落子后的笃定。

安平县是他的南门,对方以为堵住了南门,他就寸步难行。可他们忘了,他还有西门和东门。而且,他刚刚拿到了足以把这两扇门修建成黄金巨门的粮草。

“老王,你听我说。”林望的声音变得清晰而有力,“安平县那边,先放一放。”

“放一放?为什么?”王林不解。

“我们的施工队,被县里调走,去修音乐喷泉了。”

“什么?!”王林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他妈的!这帮败家子!这是王伟那小子在背后搞鬼!我这就给安平的书记打电话!”

“别打。”林望制止了他,“你打了,正好就中了他们的计。他们就想把我们拖在安平这个泥潭里。”

林望看着远处的天际线,缓缓说道:“他们想看我们笑话,我们就偏要做出些成绩给他们看。而且,要大张旗鼓地做。”

“老王,你马上做三件事。”

“第一,把云钢二号转炉的节能成果,形成一份详细的、数据化的报告。不要写那些虚头巴脑的形容词,就要数字!节约了多少度电,少烧了多少吨煤,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把这份报告,立刻发给省国资委、省经信委,同时抄送全省所有地市的市政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