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 > 第160章 新征程(上)

第160章 新征程(上)(1/2)

目录

何雨柱的八十大寿家宴,如同一场温馨的仪式,在觥筹交错与家常烟火气中悄然落幕。没有媒体的长枪短炮,没有商界的觥筹交错,只有至亲好友的真挚祝福与跨越三代人的温情回忆。这场刻意保持低调私密的庆典,反而因其纯粹,在“何记”内部与核心朋友圈中,激荡起深远而持久的回响。它像一次精神的锚定,让所有参与者,尤其是何晓,在经历了外部市场的惊涛骇浪与内部转型的阵痛之后,重新确认了“何记”最核心的根基——家之所在,心之所向。

寿宴上,父亲何雨柱那双饱经沧桑却依旧清澈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满足与平静,以及他关于“一家人心在一起”的朴素箴言,深深地触动了何晓。他意识到,无论“何记”的版图扩张至全球何处,无论其业务变得多么复杂多元,维系这艘巨轮不偏离航道的“压舱石”,始终是这份源自家族血脉的凝聚力、责任感与价值认同。商业的成功可以靠战略与资本获取,但企业的长青,必须植根于某种超越商业的、温暖而坚韧的文化内核。

带着这份感悟,何晓将寿宴后的这段时间,视为“何记”战略节奏的一次重要调整期。他有意放缓了此前大刀阔斧的并购与扩张步伐,将工作重心转向内部,发起了一场名为“根系深植”的深度修炼。其核心,不再是开疆拓土,而是固本培元,旨在将“何记”在高速发展中可能被稀释的文化基因、可能被忽略的组织韧性、可能存在的管理缝隙,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夯实与弥合。

1.文化价值观的“再淬火”:他亲自牵头,组织集团上下开展了为期数月的“何记之道”大讨论。不是自上而下的宣贯,而是自下而上的征集、辩论与共识凝聚。最终,新版《何记宪章》出炉,其核心被凝练为“守正创新,家国天下”八个字。“守正”是坚守品质底线与商业正道;“创新”是拥抱变化、驱动进化;“家国”是对员工、伙伴、社区的责任担当;“天下”是面向全球的格局与可持续发展使命。何晓要求将这八字融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的全流程,让其成为每个“何记”人的行为自觉。

2.组织能力的“毛细血管化”:推动管理深度下沉。他要求所有高管每年必须有一定时间“蹲点”一线,与门店员工、供应链工人、研发工程师同工同勤,倾听炮火声。同时,大幅提升一线团队的自主决策权与资源调配空间,并配套建立“微创新”快速激励机制,让听得见炮声的人能呼唤炮火,激发组织的末端活力。

3.技术应用的“润物无声”:叫停了一些华而不实的“黑科技”炫技项目,将技术投入聚焦于能切实提升运营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优化顾客体验的“隐形”环节。例如,进一步完善供应链智能预警系统,优化中央厨房的能耗管理,开发更人性化的门店服务辅助工具等,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业务本质,而非概念炒作。

这场“根系深植”的运动,看似波澜不惊,甚至有些“内向”,其效果却在一项突如其来的考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一场区域性、强传染性的禽流感疫情在东南亚数个“何记”重要食材供应国爆发,相关活禽贸易被紧急叫停。消息传来,业内一片恐慌,多家依赖该地区禽肉产品的餐饮企业面临断供危机。

然而,“何记”上下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镇定与高效。

?供应链系统依托其全球多元化的采购布局与深耕多年的替代供应商网络,在48小时内即完成了主要禽类产品的替代方案切换,保证了核心产品的正常供应。

?品质管控团队凭借其严格的源头管理体系与区块链溯源技术,迅速锁定了所有可能受影响的产品批次,并主动公示检测报告,提供了远超行业标准的安全承诺。

?一线门店在总部的指导下,迅速调整菜单,推出以本地优质水产、植物蛋白为主打的“安心时令套餐”,并通过真诚的沟通,赢得了顾客的理解与支持。

?全体员工在“家文化”的凝聚下,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与协作精神,共渡难关。

“何记”不仅平稳渡过了这次供应链危机,其表现出的专业、透明与担当,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其“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危机转化为一次成功的信任背书。

经此一役,何晓更加坚信“向内求”的战略价值。他意识到,未来的竞争,将是企业综合内功的较量,尤其是应对复杂系统风险的能力。他指示战略部门,将“韧性”(Resilience)作为集团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关键词,全面纳入组织、供应链、财务、品牌等各个维度的建设标准。

然而,就在“何记”潜心修炼内功、根基日益稳固之际,一个更宏大、也更微妙的机遇与挑战,伴随着国家战略的脉搏,悄然降临。

国家层面正式提出“新饮食文化工程”的倡议,旨在系统梳理、保护、创新中华饮食文化,并将其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相关部委牵头,准备组建高规格的“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委员会”,并遴选一批有代表性、有担当的龙头企业作为“工程实施重点单位”,期待它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