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 > 第179章 磐石

第179章 磐石(2/2)

目录

?供应链韧性:他加快了对古茶树抗逆性基因标记的分析,这或许对未来应对气候导致的原料波动有价值。

?品质信任:他进一步完善了基于光谱和气象数据的茶叶品质预测模型,这是一种可复制的、客观的品控方法,可增强消费者信任。

?可持续发展:他撰写了茶林复合生态种植模式的阶段性报告,这是“何记”践行环保社会责任的有力证据。

他将这些资料精心整理,加上自己的分析和建议,形成了一份名为《来自茶山的“根基”报告——论“何记”穿越周期的底层能力》的内部文件,发给了程家明和父亲。他没有提出任何具体解决方案,而是试图提供一种更深层次的信心:“何记”的价值,不仅在于门店和营收,更在于对产业链最源头的理解、对品质的科技赋能、对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这些“慢功夫”,才是应对任何短期风暴的“压舱石”。

何晓在传承院收到这份报告时,久久没有说话。他反复读着儿子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责任感、系统性思维以及与土地相连的踏实感。这比他看到任何漂亮的财报数据都更感欣慰。他给何昊回了四个字:“根深叶茂。”然后,他将报告转发给了程家明,附言:“家明,看看。风浪再大,我们的根,扎得比想象中深。”

程家明在深夜的办公室里,读完了何昊的报告。连日来的疲惫和压力,在这一刻仿佛得到了某种舒缓。报告里的内容,或许远水难解近渴,但那种基于长期主义、扎根实业的笃定感,像一股清泉,浇灭了他心头的焦灼。他给何昊回复:“昊弟,报告收到,深受启发。茶山是‘何记’的魂脉所在,守好它,就是守住了我们的未来。前方有我,你放心。”

一周后,风暴眼终于开始移动。

最初的恐慌性抛售被理性的价值投资者视为入场机会,股价在触及一个低点后,开始有资金悄然吸筹,走出一个坚实的“w”底。官方媒体开始出现相对客观的报道,肯定“何记”在危机中的应对和长期对行业的贡献。消费者用脚投票,在经历了最初的观望后,“何记”各门店的客流和销售额开始稳步回升,甚至超过了风波前的水平——这或许是对诚信经营最好的回报。

危机,远未完全解除,监管调查仍在继续,舆论仍有杂音。但“何记”这艘巨轮,在最危险的海域,稳住了舵轮,证明了其龙骨之坚、架构之稳。它向所有人展示了,一家历经九十风雨的企业,所拥有的那种在极限压力下不被摧毁的“韧性”——那是一种由正确的价值观、高效的执行力、深厚的人才储备和长期积累的信任共同铸就的“磐石”之力。

深夜,程家明再次登上总部天台。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依旧,但他的心境已截然不同。经历了这场炼狱般的考验,他感觉自己对“何记”的理解,对领导力的认知,都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蜕变。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而是真正与这个企业的命运血脉相连的“守夜人”。

他拨通了何晓的电话,这一次,他的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何董,最难的时刻,应该过去了。”

电话那头,何晓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显深沉:“嗯,过去了就好。经此一役,这艘船,才算真正过了合格检定。后面的路,还长着呢。记住这次的教训,也记住这次长出来的力气。”

挂断电话,程家明极目远眺。远方的海平面下,依然暗流涌动。但他知道,“何记”已经用一场近乎完美的危机应对,证明了它拥有穿越任何风浪的“磐石”之质。

惊雷过后,并非一定是彩虹,但活下来的,必是筋骨。而新的航程,即将在这淬炼后的坚韧中,再次启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