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双刃出鞘裂新陆 三面烽火焚星条(1/2)
启元二十年初冬,北美战局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在佛罗里达海峡海战中彻底摧毁美国海军主力后,靖王柏凌锐意识到对美洲大陆发动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经过周密筹划,代号双刃剑的大规模登陆作战计划终于启动。这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两栖作战,帝国军队将在美国本土的东西两岸同时登陆,同时利用外交手段彻底孤立美国。
就在登陆作战准备的同时,一场精心策划的外交攻势正在墨西哥城展开。帝国特使沈瑜在墨西哥总统府与阿尔瓦罗·奥布雷贡总统进行了关键性会谈。
总统先生,沈瑜指着地图说,美国海军已经覆灭,帝国军队即将在北美大陆登陆。现在是墨西哥摆脱美国控制的绝佳时机。
奥布雷贡总统陷入沉思。墨西哥虽然是国际联盟成员,但在战争初期采取骑墙态度,明面上向美国宣战,又暗中与美国妥协。如今战局明朗,确实到了必须抉择的时刻。
帝国能够保证墨西哥的领土完整吗?奥布雷贡谨慎地问道。
不仅如此,沈瑜微笑着打开一份文件,帝国愿意承认墨西哥对德克萨斯的领土主张。作为回报,墨西哥需要立即中断与美国的一切往来,并允许帝国军队借道北上。
与此同时,在美墨边境,蔡锷的第六集团军开始向边境线集结。柏凌均的第十六军在埃尔帕索对面展开,张凤翙的第十七军进驻诺加莱斯,张之江的第十八军则向蒂华纳方向移动。这种军事压力为外交谈判提供了有力支持。
十一月十日,墨西哥政府最终做出决定。奥布雷贡总统宣布中断与美国的所有关系,同意帝国第六集团军借道其领土,从南部向美国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东北部,寒风开始肆虐。蒋百里率领的第七集团军已经在珍珠港完成了最后的登陆演习。这支精锐部队下辖李烈钧第十三军、张绍曾第十四军、王廷桢第十五军,配备了最新式的两栖作战装备。
诸位,蒋百里在战前会议上指着巨大的沙盘说,我们的登陆地点选在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半岛。这里地势复杂,美军防御相对薄弱,但自然条件恶劣。
十一月十五日凌晨,帝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在提督李垠的指挥下,开始对北美西海岸发动佯攻。战舰的炮火猛烈轰击旧金山和洛杉矶的外围防线,制造出帝国军将在加州登陆的假象。
与此同时,真正的登陆舰队却在夜色掩护下悄然北上。上百艘运输舰在护航舰队的保护下,驶向预定的登陆地点。
十一月十七日黎明时分,登陆行动正式开始。帝国海军舰炮对海岸线进行了猛烈轰炸,空中,从航母起飞的战机对已知的美军防御工事进行了精确打击。
李烈钧亲率第十三军作为第一梯队发起突击。登陆艇在汹涌的海浪中艰难前行,不时有船只被美军残留的岸防炮火击中。
全速前进!不要停留!李烈钧站在指挥艇上,沉着地指挥部队。当登陆艇冲上沙滩的那一刻,舱门刚刚打开,密集的机枪子弹就呼啸而来。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第十三军成功建立了稳固的滩头阵地。至十一月二十日,第七集团军已经在奥林匹克半岛建立了牢固的登陆场,先头部队开始向皮吉特湾地区推进。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南线,蔡锷指挥的第六集团军开始从墨西哥境内向美国南部发动进攻。与海上登陆不同,这是一场跨越边境的陆上突击。
命令柏凌均的第十六军从埃尔帕索突破,张凤翙的第十七军从诺加莱斯北上,张之江的第十八军负责侧翼掩护。蔡锷在指挥部下达命令。
十一月十九日清晨,第六集团军在美国南部边境全线发动进攻。令他们意外的是,美军的抵抗相当微弱。原来,美军主力都被调往东西海岸应对登陆作战,南部边境防务空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